大约在中国秦皇时候,正逢天竺国空前强盛时期,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国王,名叫阿育王,又名无忧王。
这阿育王,曾有一前世,生在佛陀时代,也同佛陀一般,住在当时的舍卫国王城。
有一天,佛陀带着侍者阿难,从常驻的祇树给孤独园出发,去舍卫王城中乞食。
路上遇到一群五六岁的小孩在道旁嬉玩,只见这群小孩,一个个灰不溜秋,邋里邋遢,正用泥土捏着各种沙雕玩。
这群小孩,虽然生于穷困之家,但久处王城,天子脚下,耳濡目染,游戏间也在模仿王室宫城,做了一个小小的城。
何处是城墙,何处是宫殿,何处是库房,一一具备,甚至在库房边上,还堆了一些土和小石头,模拟库房里的五谷和财宝。
这其中,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看见佛陀二人走近,心生亲近,满怀欢喜,也生了个布施的心。
只见他从模拟的库房边,用小手捧起所有的沙土和石头,走到佛陀面前,打算布施给佛陀,想放到他的钵里。
但这小孩子身量不足,掂着脚,只怕都够不着佛陀的钵。
佛陀见他走近,含笑托钵,深深的弯下腰来,用钵盛住了这个小孩的沙土和石头,接受了他的布施。
在这小孩的心思里,布施的这捧沙土,是他的国所有的五谷和财宝;他布施时又不存贪心,不求回报,是最上清净施;加上又是亲手布施了佛陀,因此,所得功德极大,受莫大福报。
据说这个小孩的后世,就是这个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天竺的魔羯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
阿育王统治天竺四十年,生前尊崇佛法,曾经费劲力气,搜集了全天竺散落的佛舍利,共得八万四千颗。
但阿育王存了一份公心,他只道是佛舍利不应为天竺一国所独有,而应分发各国,造福众生。
因此,他派遣使者四向而出,于此娑婆世界南赡部洲,分别修建佛舍利塔,每一塔修筑一地宫,每一地宫中供奉一佛舍利,共建有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
这些塔,留下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阿育王塔”。
其中,他在我中土华夏,共建有十九座阿育王塔,其中大多都在西北,而在江东,只有会稽鄮县塔与金陵长干塔两座。
岁月蹉跎,正法沉浮,世事无常,无不坏灭。
阿育王当时所修建的舍利塔,不过是一人多高的夯土实心覆斗式单层塔,又不曾因塔立寺,因寺度僧,用以护持佛塔。无人护持,自然更是易于坏灭。
就我中土华夏而言,即使在大西北的瓜州、凉州等地,此地气候干扰,少有雨水,土夯塔相对耐久。
即使如此,这些阿育王塔,往往也只是熬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淋,最多至魏晋时,即已崩塌无存。
而江东雨水丰茂,草木繁密,当地众生,在当时又未闻佛法,无有护持之心。不过数十年,到了前汉时候,虽然地宫犹在,舍利完好,但江东这两座阿育王塔,却早已蚀坏成尘成土,湮灭在长林丰草之中,无有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