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班主任> 等待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等待决定(1 / 5)

潘雪竹坐在藤椅上打毛线。尽管她一再停下来数针数,可是仍旧不断出错。她索性停了下来,毛线团从膝上滚到了地下,也无心去捡。

通向外屋的门虽然关拢了,却还能听到丈夫司徒文川那不时扬起来的声音。可以想见此刻他的身姿面容:激动地站起来,往烟碟里捻着烟蒂;眉心的“川”字抖动着,去汇聚灵魂中的全部耐性,好继续那万分吃力的“突击教学”工作……

潘雪竹瞥了一眼小衣柜上的帆形闹钟,九点一刻。啊,那么说,已经快整整三个钟头了!

窗外是静美的秋夜。林荫道上,殷红的枫叶在悄悄飘落;蓝绡般的天空中,闪着十字光芒的寒星真像瑰丽的钻石。楼下是哪一家,正在放唱片,是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优雅柔美的旋律从那家窗隙飘出,又从潘雪竹家的窗缝渗入。按说,这是个多么幸福的夜晚。打倒“***”两年了,和暖的政治春风,吹去了人们心头多少阴霾,在这样的时刻,难道还有人痛苦而忧郁?

是的,此刻的潘雪竹,心上仿佛压着一块无形的石头,她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来,修长的眉毛郁闷地耸动着。

她和丈夫司徒文川,同在某个科研单位工作。司徒文川从事着一项国际上兴起不久的边缘科学。她在情报组负责译摘法文资料。上个月,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决定,要派出一个去欧美的科学技术考察团,根据需要,有关部门请他们单位派一位熟悉某种边缘科学的科研人员参加。司徒文川恰好是所内对这门边缘科学最有研究的人。他从1961年大学毕业以来,就在老前辈夏教授支持下苦攻这个新兴的学科。1968年初春,夏教授在**、“***”迫害下,惨死于“牛棚”中,临终时,以“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修正主义黑苗”的罪名也被打入“牛棚”的司徒文川,单膝跪在夏教授弥留的木板床前,含泪聆听了夏教授最后的教诲:“你要……坚持搞下去!因为……中国需要这门……科学!……”司徒文川泪如泉涌,把嘴唇贴到夏教授耳朵上,发誓说:“只要我活着,我就搞到底……”他说到做到,从1968年夏天军管会进驻,到1976年10月以前,尽管形势起伏不定,道路坎坷不平,他硬是含辛茹苦,咬着牙把研究工作持续了下来。现在科学的春天已经来到,春意正浓,但檐下、墙角也难免还有未消的冰碴、残雪……到此刻为止,所里的决定仍旧是:派并不熟悉该门边缘科学的孟成杰参加出国考察;司徒文川从业务上说虽是最为适宜的人选,却只领受“帮助孟成杰熟悉有关业务”的“紧急任务”……

这是为什么呢?人人心照不宣,却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破。三天前,所里的党委副书记麦其远来潘雪竹家,向司徒文川交代任务时,也绝对不提那个众所周知的因素。

老麦是个令人尊重的老干部。他身躯魁梧,花白发丝犹如铜线般坚硬,长方脸上的额纹和颊纹深陷而不细碎,说话带着浓重的河南口音。他出身贫农,解放战争时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时到过朝鲜,解放后先在物资部门工作,后来才调到科研系统。近十年来,**、“***”把他整得很苦,他肩窝那儿本有朝鲜战场上留下的枪痕,“***”煽起的妖风中,他被残酷批斗,脖子上又增添了新的伤疤。

老麦来到司徒文川和潘雪竹的家,态度和蔼,大方随和。他落座到外屋的沙发上,端起潘雪竹为他沏的珍眉茶,呷了一大口,且不忙交代关于给孟成杰补课的事,先询问司徒文川和潘雪竹生活上有无困难?他们的独生女儿小盈是不是已经上到了初二?这当然绝不是客套,更不是虚伪。老麦为人的诚恳,在所里是有口皆碑的。

但是,当老麦说到:“这回小孟出国,任务不轻;司徒你辛苦点,看能不能用几天时间,实在不行搭上晚上,让小孟把你掌握的那套玩意儿,学个**不离十……”司徒文川和潘雪竹对望了一眼,内心里同时涌出了难言的苦水儿……

孟成杰比司徒文川小八岁,他大学没有念完,就赶上了“*****”,1972年才从劳动锻炼的地点来到这个所;诚然,他是个事业心很强的青年,特别是这两年来,为了追回被**、“***”夺去的青春,他如醉如痴地扑在自己的研究项目上,好几个姑娘看上了他,给他写情书,他却无动于衷地塞到兜里几天忘记拆封,终于掏出来时,却又当成草稿纸演算起来……司徒文川和潘雪竹对他印象都很好,司徒文川多次公开表示要向小孟同志学习,潘雪竹为向小孟提供新的法文资料开过好几回夜车。

但是,小孟却并不熟悉司徒文川所攻的这门边缘科学。现在派他出国考察有关这方面的项目,他同司徒文川一样感到苦闷。这不仅打断了他自己正当兴味盎然的研究,而且,行期在即,虽然司徒文川连续三天用了早、中、晚三个单元,竭力地向他进行了灌输,他还是没有把握,不能自信到欧美后能获得准确而深刻的考察成绩,特别是有关专业知识的英文语汇,离达到听、说运用自如的程度,差得实在太远。

潘雪竹持着毛线针的双手动了几下,却终于打不下去。她听见外屋先是“咚”的一声,有人以拳击桌,接着便是拉椅子的声音,然后传来小孟那歌喉般润亮的嗓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