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班主任> 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1 / 5)

一九七四年春节后一天的晚上,我抑郁地坐在居室书桌旁抽着烟。平时我是不抽烟的。可是,那天在学校听完所谓“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的传达,在回家的路上,我却特意拐进食品商店买了一包烟。爱人在装订厂工作,上夜班不在家;孩子送到托儿所全托了,一个人在家,倒也清静。窗外小院里,只有风吹树枝的飒响。按说,这是备课、看书的最好时光。可是,既然“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这种荒诞的逻辑,都被某些人誉为“反潮流精神”的崇高体现了,我这个外语教员,还有什么备课的兴致呢?书呢,案头倒有一册好不容易辗转借来的《契诃夫短篇选》,可心里是那么样地烦乱,翻开了《草原》,却怎么也走不进那个草原里去……一口烟呛得我咳嗽不止,我赌气地将刚燃去小半截的烟扔到了地下。

忽然有人“笃笃笃”地敲门,还呼唤着我:“晁老师!”肯定是我教过的学生——不知是个什么道理,正教着的学生,没有到家里来找我的;已经毕业的学生,倒常成为我家的不速之客——我把《契诃夫短篇选》放进抽屉,过去打开了门,一个小伙子的清秀面庞呈现在我的眼前。两道漆黑的细长眉毛,一双不大的单眼皮眼睛;高鼻梁,长人中,红润的薄嘴唇。我认出这是五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虽然他“抽条”了,肩膀也宽了许多,那挺有特点的相貌,变化并不大。但我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来。我把他迎进屋子,请他坐,给他倒茶,顺便问他现在在哪个单位工作。他提醒我:“我叫邹宇平,初一的时候您教过我。我一九七一年下乡插队两年,去年分到工厂当了个钳工……”我指指桌上的香烟:“你也学会了吧?自己拿……”他摇摇头:“我不学抽烟,我也不喝酒。我没参加‘十元会’……”

“‘十元会’?”我不禁愕然,“什么叫‘十元会’?”

“嗨”他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厂七八个像我这么大的小伙子组织的。每个月开支那天,一个人出十块钱,别的人出一块钱,去吃馆子。‘大头’轮流当。什么全聚德、丰泽园、砂锅居……转着圈吃呗。”

我震惊了。我觉得一些火辣辣的话语冲到了喉咙口。但是我强咽了下去。我用哆嗦着的手指头去取香烟……别忘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哪怕是善意地批评青年人,也很可能被扣上“打击‘儿童团’”的帽子;而且,也根本不允许公开承认有“十元会”这类社会现象。再说,我也摸不透邹宇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青年——回想起来,我当他班主任的那几个月里,班上纪律极为混乱,我整天疲于同“闹将”们斡旋,他则是个“老焉”,总是静静地坐在靠墙的座位上,属于“省事”的一流,品质、功课、纪律性都具中上水平。在这次以前,他似乎只在初中毕业时,随别的同学来我家坐过一会儿。他今天怎么想起来拜访我?

我笨拙地吸着香烟,眼睛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等着邹宇平开口。

来拜访我的毕业生,各种性格、各种思想情绪的都有。比如说,前天晚上来的刘丽云,一个胖胖的、戴眼镜的翘鼻子姑娘,爸爸是食品公司一个下属单位的党***,自己如今当了邮递员,就属于那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言不讳的“小钢炮”;她一边不停歇地嗑着葵花子,一边脸庞喷红地大声对我议论说:“反正我想不通!周总理是党的副主席,干吗反倒要让政治局一个普通委员,给他送批林批孔材料?这人在国务院任吗职务也没有,凭什么把国务院的人全叫到首都体育馆开大会?倒好像周总理得听她指挥似的——什么呀,我想不通,反正!”她把“什么”发成“什马”的音,听得出来是表示蔑视。我并不阻止她“口出狂言”,但也并不附和插话。我爱人提醒她:“这样的话你可别到处乱说去……”她自信地把头一摆:“反正我又不是傻瓜!……唉,要是见着晁老师这样的人,也得把心里话憋着,那我非得憋破肚皮不可,准的!”……再比如,十天半月总要来我家一趟的赵海涛,黑黝黝的皮肤,精壮得像头小牛犊,话不多,来了就求我帮他借书,什么诗歌他一律不看,他感兴趣的是数学书,他似乎在悄悄钻研个挺高深的数学问题,问他,他只是憨笑,永远不予解释。他那诚恳而固执的借书态度,连我爱人也为之感动,常敦促我想方设法,托亲觅友,去为他掏腾一两本名称古怪的数学书——由于他总是如期归还,而且还回来的书总是面目一新,不仅细心地包上书皮,有时还代为重新装订,甚至把平装变为精装,所以我那些在科研部门工作的亲友,倒也越来越乐于借书给他。他的工作单位是废品回收公司,具体来说,他每日的工作就是蹬着平板三轮,到街头巷尾去收破料。有一回,我爱人忍不住问他:“你钻研这些个学问干吗?人家准得说你不安心工作,搞‘白专’吧?”他静静地坐在床沿上,两眼闪闪地、慢腾腾地说:“学问是有用的。我收废品,付款从来没出过差错,批我‘白专’就批去吧。我等着,总有一天……”

刘丽云也罢,赵海涛也罢,都好理解。可是我同邹宇平对坐了一会儿以后,却觉得他越来越不好理解。他似乎并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也并不是有什么事来求我帮助。当然,也有那样的毕业生,他们来看望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