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四月份,历来是进口片的自留地,中影和广电也会刻意的将一些大热的好莱坞电影放在这两个月上月;
刚经过贺岁档、春节档的肆虐,观众下意识的也会降低自己的观影欲望,这也是让好莱坞六大分外恼火的待遇;
成熟的电影市场相对来说,并没有淡季的说法,但国内就这么奇葩,硬是把3、4月搞成了淡季,还出现了为保护国产电影而特意选的保护月,真是操碎了心;
黑豹、古墓源起之战、头号玩家、环太平洋,四部大制作接连上映,勉强拿到档期的几部国产电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了;
更别提还有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这两部口碑爆棚的硬核电影;
“新玉坤这家伙脑子进水了吧,就这状况了,他还想着4月初上映,轻舟,你也不劝劝他?”
老潘还在考虑自己的下一部戏拍什么,猛地听杨远恒说新玉坤的《暴裂无声》打算下个月初上映,他俩关系不错,赶在孟轻舟离开之前找上了他;
“你着什么急,四月的片单我看了,好莱坞就一部大片,《狂暴巨兽》,其他的都不咋的,影响不大的。”
杨远恒看了眼手里的文件,开口提醒孟轻舟:“徐铮还有一部戏也是在下个月上映的,《幕后玩家》,新历有投资。”
“嗯?老徐还有时间拍戏?两部上映的时间错开不就行了,老杨,你自己看着办,尽量一头一尾吧!”
别看万重山的院线实力在国内数一数二,但碰上好莱坞扎堆的3、4月,公司也会尽量避免自己的电影上映;
“中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几部大片全放在这两个月了,哪怕缓一缓也好呀,莫名其妙!”
杨远恒作为万重山的宣发老总,对中影的怨念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是在每年春节后和暑期档之前的这两段时间,每次都让他掉了不少头发;
“你让他们推到哪去?每个月都有新片的!”
老杨摸了摸额头,叹了一口气:“唉,啥时候咱的电影不用怕好莱坞,那就算真的站起来了!”
“这你倒是想多了,老美不担心我们的电影超过他们,只担心咱控制好莱坞电影的档期,目前来说,国内票贩房,已经是他们除了北美之外最大的票仓了!”
中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意义,短期内意义不在于某部影片票房有多高,或是还用多久中国已成为好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第一大市场?
目前问题关键根本不在这里。
中国对于好莱坞而言,目前正在继日本、德国、俄罗斯之后,可能成为下一个最大的好莱坞海外金主,投资人,出钱的,随便怎么说了;
但是否会真的走向这一步,还不好说,但中国电影投资人走向好莱坞是不可逆的。
只是希望能吸取足够多”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就好;
好莱坞生意经一直以吸纳全球观众口袋里的钱为最终目的。好莱坞生产的电影,都是要根据观众调查,观众喜好什么来制作的,大部分影片都没有什么艺术珍藏意思,都是市场走向的风向标;
我们今天所说的类型片,并不是电影发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好莱坞通过对观众的测试,认识总结出来的类型片,而且也不代表今天的类型片还是原来几十年前的那些片子,至少西部片现在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已经不是特别热门的类型之一了。
从这几年来看,国内算是电影业繁荣昌盛,但是却国产票房总是要靠各种保护月才能得以保证收益,每当各种所谓的大片,x战警,复仇者联盟,蜘蛛侠,侏罗纪等好莱坞品牌电影出现的时候,中国国产电影票房就黯然失色了。
孤立看来,这似乎是很危险的,很多人会自然认为一方面这是在威胁我们的国产电影票房,一方面也是给好莱坞赚尽了中国观众的钱。好莱坞的的确确影像着中国电影业发展,其中也必然暴露了我国整体电影理论与实践水平有差距,究竟差在哪方面呢?在当今赚着热钱的社会,恐怕没有太多人去深究这个问题。
有很多问题不通过具体拍摄娱乐片的尝试,是很难去说清楚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比如说,为什么好莱坞的汽车跑得那么快,马跑得那么漂亮,特务都很像特务,而我们拍出来的就是怎么看都是有点不真实。我们的片子喜欢沿用别人的三镜头:你说我说你说我说,而真正的视听却没有用到家。
我们不缺宣传发行,我们不缺钱,我们缺的是基本功。
而且好莱坞大片的最大感受就是场面宏大,故事情节好,动作特效细节拍摄细腻逼真!而且好莱坞电影是工业化流程,其他地方电影是手工作坊。
好莱坞在拍电影前都会对观众的口味,兴趣等进行综合的评估,在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把电影做到最吸引人,而手工作坊的电影仅满足部分人的需求。
好莱坞电影一般被认为是商业片的典范。单就商业片来说,中国要达到好莱坞水平,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拍一部商业片,特别是就好莱坞最典型的科幻题材而言,不仅仅跟导演的执导能力有关,迈克尔贝就算个人能力再高,没有好莱坞这个平台,他恐怕也拍不出《变形金刚》,九十年代的《侏罗纪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