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唐之最强酒楼>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大憾事作表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大憾事作表态(1 / 2)

“哦?不知老师说的三大憾事,是哪三大憾事?作为弟子,若是我能帮助完成的,必定不让老师死后也有着遗憾!”

房玄龄适时开口询问道。

他们这一小群人走在最前面,走走说说,说说停停,倒也算是惬意,无人过来打扰。

在场的,有王琼,房玄龄,杨轩,李治,秦怀玉,共五人,略微前面两步的,是一个作法的老道士,手持招魂幡,一路上也是只念经,对于身后众人的话语,却是充耳不闻。

所以老道士可以忽略,秦怀玉此时的身份还够不到这个台面,杨轩不爱管事,李治来问,合适是合适,但辈分太小,却是有着越礼之嫌。

所以像这种问话之事,房玄龄正好是合适的人选。

他既是弟子,又是钦差,阅历也足够,说话做人,都能够办得滴水不漏。

既不会失礼,也不会让己方受到被动。

所以众人也乐得房玄龄作为代表,和这样的老狐狸说话,人一老,说话做事就不爽利,话中意思也是九转十八弯。

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这老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像这种扯皮,却是正好房玄龄来做。

“唉。”

还没说话,王琼就率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为接下来的话语做铺垫,憾事憾事,自然是心中的最大遗憾之事。

“通弟曾言,第一件憾事,当属年老体衰,历经了三朝,却没有在第四朝做出任何贡献,有愧大唐一直以来的恩赐之恩啊。”

王通历经南梁,南陈,大隋,三朝,都有着具体任职,这样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但在到了大唐后,却是一改往日勤恳的作风却是做起了教书匠,每日研习儒家经典书籍。

大唐立国至今已有二十五载,说是因年老体衰之言,他们都只是心中笑笑不说话。

但那个时候,有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几人也没有多说,但目光却是缓和了不少,这话是有着亲近朝廷之意了。

无论以前是什么态度,这个时候能被王琼以憾事之一说出来,起码是代表了王家的态度。

这第一件,不仅是王通的憾事,也是整个王家的憾事。

大唐自立国至今,对于世家门阀势力都是抱着一种能削就削,不能削,那就强行压着,不用你的态度。

起码不大用。

这是从魏晋以来的历史中汲取到的教训,世家和门阀之乱,远比所谓的农民起义。

这是后世也就是现在的大唐皇帝必须戒备的,所以大唐初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不管地方上的官员任职。

毕竟这个时代的世家子还是官员备选的主流,而是从朝堂上看,世家子立足于朝堂上的高官,非常稀少。

大部分都是勋贵集团的人员。

如房杜,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其实都是出自于勋贵集团,代表着北方的势力。

当然,这些人中,没一个说是出自于门阀之家,这也是李渊和李世民等人敢大用的原因。

世家,类似于以礼仪诗书传家,掌控着文道,而门阀,便是将门传承,掌控着武道。

如隋朝的宇文阀,独孤阀,包括当时不太显眼的陇西李阀。

世家掌控朝堂,门阀掌控军队。

这两者,就是魏晋以来提炼出来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在大唐开始,对这两者就有着深深的防备。

大开科举,提拔寒门人才用以制衡。

当然,在唐朝时期,门阀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所以之后没有再出现说什么什么门阀的大家族。

但世家,却是仍然活跃于朝堂,造成武周,玄宗,睿宗等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郑半堂,催半堂之事。

不过这个时代,随着杨轩的到来,大唐国内的势力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至于世家是否会再次迎来最后一次的大兴盛,还为未可知。

王琼说出第一件憾事后,见众人眼神微暖,便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面上不显,继续叹声道:

“第二件,当属和雀仙侯有关了。”

杨轩眉头一挑,似笑非笑了一下,而后恢复平静,静静的等着对方继续说下去。

“通弟言,当日和雀仙侯论战儒家典籍,在以后的日子时常怀念,想要和侯爷再好好的把酒言欢一回,但谁知世事难料,突然间便病逝,再也没有机会了。”

“无妨,他已经习得儒家真意,自会明白天人永隔之难的。”

杨轩淡淡的说道。

至于这个谁是在天上,谁又是人,却是各人想法不一样。

王琼深以为然的点头赞同:“嗯,相信通弟在下面,能够明白的。”

房玄龄和李治几人看着两人打哑谜,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这不影响几人对于这话中态度的理解。

王家,这算是在跟他们表态吗?

难道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老房和李治互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困惑,他们的安排还没落实呢,连朝廷的旨意都没过来。

对方又是怎么知道的?

“而这第三大憾事,便是九皇子了,当初在长安一见,惊为天人,但因为心挂儒家之事,没有多加交谈,被通弟引为第三大憾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