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许浩亲自下厨,做了四份后世火爆异常的“麻辣烫”。麻辣烫的起源主要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种是,相传一个老人,刚开始以挑扁担的方式经营,全国做麻辣烫的都是从这走出去的或是她的徒子徒孙。...
另外一种说法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的吃法。从四川宜宾到三峡内的巫山,这一带由于水流湍急,纤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风景,他们在拉纤之余,在江边拾上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几瓢江水,撸上把干柴生火。在罐里加入蔬菜,没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海制椒、花椒等调料,涮烫食之,吃后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驱寒、祛湿;制作方便的煮食习俗便在江边沿袭。无论哪种说法,麻辣烫都是起源于四川,后经过东北人的口味改良,最后传遍全国。由于许浩的出现,麻辣烫也提前两年面世。
麻辣烫的汤料配方有很多种,不同地域的人喜欢不同的口味。经过许浩改良过的麻辣烫,大骨汤底,更加柔和的调料,原本的麻辣重口味则由汤底转为可选择的小料,红油汤汁不再是必备元素,而是可选项,取而代之的是极具北方特色的麻酱。根据每个人的口味需求添加调料。最重要的是,许浩在风云山中经过多年尝试,在汤料中加入十三味中药,其中有一位药,据师兄说只有风云山的药园中盛产,世界上绝无第二家。而这一位药,正是药引。有它,味道绝伦、唇齿留香。无它,味道清淡、食不知味。更重要的是加入中药后的麻辣烫就具有了药膳的功效。不仅美味可口,还可保健强身。在山中许浩有什么要求得不到满足,一碗麻辣烫就能让师兄屁颠地照办。麻辣烫的魅力在后世已经经过市场的验证,所以许浩的第一桶金已经有了着落……
吃过许浩制作的麻辣烫,父母赞不绝口,小二哥更是喜笑眉开,当即表态,举双手赞成许浩的方案。老爸老妈,听说儿子和强子要做生意,便详细询问许浩的方案。还没等许浩开口,小二哥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昨晚的对话重现。老妈不同意方案,这不是明显占石强的便宜吗?小二哥对着许浩,咧开大嘴呵呵傻笑,很有示威的意思。因为老妈还没有进过石家的大门,所以她处处为石强着想,怕引起石家长辈的误会!唉,没有祝福的婚姻,终究是老妈的心病!老爸也无奈的摇头,摊开双手对着许浩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后世的我们都知道,这样分配利益其实是许浩亏了,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具有特殊功效的麻辣烫全世界独此一家,只要秘方不泄露,他就是一只下金蛋的“神鸡”。最后在老妈的干预下,利益五五分成,启动资金每人五万。小二哥负责租房、设备引进、营业执照办理等相关事宜。许浩负责设计装修方案,招收店员、培训。老爸负责装修监督,这也是老爸的老本行啊!老妈理由也很充分,许浩还要上学,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该中考了!
原来老爸、老妈,在当地村小根据许浩的入学年龄,给许浩办理了因病需要治疗,保留学籍的相关手续。小学毕业后学籍已经转入当地的中学,但是今年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所以许浩必须参加中考,不然学籍不再保留。
老妈对于许浩没有上过学耿耿于怀,无论许浩怎么解释,老妈都不是十分相信。最后还是老妈,找到村里同龄孩子家,要来中考数、语、英的模拟试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怒目圆睁地履行监考职责,不允许抬头、不允许说话、不允许上厕所的三不原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许浩完成试卷,还要必须逐题检查三遍,不到时间不准交卷。然后老妈更是找到中学,办理入学手续的同时,拜托老师们批阅试卷。最后看到290分的总成绩后,喜笑颜开,一遍遍感叹“大脑袋聪明,从小就看出来以后肯定学习好!”……
就这样许浩重新回到了中学校园。因为复习已经接近尾声,老师们也一改之前严厉的态度,每天为学生们加油鼓劲进行心里辅导。经过三年的学习,所有学生的成绩已经落定尘埃。最后阶段能影响分数高低的,也就是学生的心里素质了。
有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是关键考试分数不理想,究根结底就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压力过大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压力有的来自于家庭,比如父母平时过于重视成绩,一旦考不好就大发雷霆,轻则吼骂重则拳脚相加,久而久之孩子压力如山。还有就是压力来源于孩子本身。比如:少数学霸型的孩子,从小要强,学习不用父母操心,事事都要争先。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是在赞誉下长大的,是别的同学的榜样,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挫折教育,没有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赞美会有,但挫折会更多……
坐在熟悉的课堂,但是身份却发生了改变。许浩无数次按耐着想要走上讲台的冲动。怀念,三尺讲台,一寸粉笔,十五载春秋,育人无数。
体育加试已经结束,50米短跑,6秒34,满分。这还是许浩故意放慢速度的成绩。引体向上,20个,满分。许浩想单手完成怕过于引人注目所以轻松满分。立定跳远,2米8,满分,腿部收力的结果。转眼间,明天就要中考了,许浩是如老僧入定般古井不波,老妈却是紧张的不行,还得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