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静观其变,倘吕布破城,将军再回去,可也……吕布破了城,审配等人必死,将军回,则是驱除豺狼,正义之行也。此可一也,”辛评道:“若吕布未破城,主公率兵退师而驱逐之,将军再回不迟,虽无功,但也无过。若主公不退师回冀,必有大兵来逐吕布,届时可回也,也有功。如此,方有进有退,进可进,退也有自保之力。而现在回冀,太冒险。况,将军若回,此地若失,将来将军无功而返,此地已被贼人所得,将军何以为地而业?!”
这一番话,深得袁谭之心,便道:“只是审配之信,若不听之,恐怕他又有的说,说我不救之过!”
辛评道:“他攻击公子不救,公子小伤也,若去,则是逆反之过,大罪也,公子思之!”
袁谭道:“然也!”
既是如此,便当没收到这信,不救。装死!
真要问起罪来,他只说抵挡敌军已尽余力,根本不知冀州之危,知道的时候,已经失了援救的最佳时机了。等到真崩不住了,再假惺惺的去救,作个戏,倒也不难。
那个时候,才是最佳时机!
袁谭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弊,便道:“惜冀州恐被豺狼遭蹋。”
很是为一块好肉被那不知细细品味的豺狼一口吞下的无奈之感。然而,该夺的他还是要夺回来的!
袁谭并不信任袁绍,因袁绍偏爱幼子,身为长子的他遭受了很多的磨难和打击,父子的礼仪是不失,然而亲情与信任这种东西早已不存了。
袁谭其实才能也有,也并非完全如此短视之人,只是,他只能这么做。
谁叫他没那么好命,碰上一个渣爹呢!
爹渣就渣吧,宠爱女子也无可厚非,但是偏爱幼子而至威胁到长子地位的,他真的是奇葩一个!
活该如此动荡不安,而不信任至此。
可能袁氏就是从袁绍与袁术之争开始,就已经有了败落之像。兄弟不睦,败之始也!
其实袁谭什么都明白,只是他十分无奈,他只能短视而为。
想一想,他也是很心塞的。
说兄弟不睦,其实源头还是在袁绍身上,从他不打压幼子的势力,任其壮大,甚至还推波助澜开始,这就已经再难回头了!
辛评也很担忧家人,他甚至是不知道该担心城内的敌人,还是城外的敌人。只是有苦说不出。见袁谭叹气,辛评劝道:“……公子且忍耐,大事定下,方可有一展雄才之时!”
“只恐等不到那时,”袁谭心里是很忧心的,道:“父亲在前线,全无忧虑之意,只有傲气,恐怕……”会败。
袁谭因为一直活在压力之中,反而很清醒,只是有时候争的时候必须短视,必须不手软,便显得平庸。而袁绍却不同。他已经完全无视,甚至是纵容底下的人如此之为了!
袁谭揉揉太阳穴道:“曹贼老谋深算,吕布强兵猛将,二人若合力……”
都不敢深想。
可惜父亲远不放在心上。
他们兄弟又完全只能各顾己身。
袁谭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便不再想,只道:“……先生以为袁尚可能安然而回?!”
“未必能……”辛评道:“冀州必也发信与袁熙去救,然,袁尚若危,必也发信求救。而袁熙,只能选择救一,则必失一……”
袁谭眼睛微眯,不安的来回走动,他是恨不得袁尚死了别回来,事情还简单了,人心还容易集齐了。
但是他不能有所动作,他可以心里默默的咒袁尚早死早超生,但绝不能去劫杀,也不能劝袁熙倒向自己,排挤袁尚。他所能做的只是坐视而已。
就如袁绍当初不救袁术一样。
“不管如何,总归是有定数,也会有结果,公子当保存实力,静等事态发展!”辛评道:“若是事情进展顺利,公子的大好时机便来临了。若不能,前线溃败,后方也失,公子自当以此为基,吸纳袁氏诸将与人才,守住这里,可据敌也!”
是说能进取便进取,但是若是要败,也要保存实力,只保住自己的意思。
袁谭退了众人,问辛评道:“若袁尚身死,父亲……可会在危急之中立谭为嗣?!”
这个时候,还对袁绍抱有幻想?!哎……
辛评叹了一声,不好直白的说,只能道:“……若事危急,恐怕就算要立嗣,也是接手烂摊子,而非给与重任,公子果真能收拢人心吗?!于其担重,不如保独身,主公身边诸人,未必肯服公子。”
权力交接,不是一句话说我的担子交给谁,权力交给谁,底下的人就一定会听的。
若袁尚死,袁绍败,最怕的情况发生了,只会四分五裂,一旦四分五裂,袁谭要把这四分五裂弥合起来,无异于登天。
于其如此,还不如精简实力,保存自己。
袁谭呼了一口气,道:“……谭明矣!”
“切不可失疆土与城池,若失之,恐怕人无地存,亡之道也!”辛评道。
袁谭深以为是。由此见信竟是不救!
此时辛氏灭门之事还未传至,而袁绍的来信也未至。
然而冀州的求救信也到了袁熙手上,同样到达的还有沮授,他是逃到袁熙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