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从前立志是君子的事,后来也成为普通人的事,但如果不先立下一个志向,那么心中就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会胡作非为,成为天下的小人,大家都会讨厌你,瞧不起你。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那么不管做官不做官,人人都会敬重你。这就是有无志向的区别。
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能算人。君子考虑事情,应当效法好的,认真思考筹划后,再付诸行动。立志要做的事,就在心里发誓做好,始终不二。只怕自己力量不济,期于必成。如果放松懈怠,或因外物的牵挂,或受私欲的拖累,对眼前小事或私情摆脱不开,自己就会犹豫不决,心里引起矛盾斗争,导致功败垂成。这样的人,用于防守则不坚固,用于攻取则胆小懦弱,和他立誓约则相违背,和他商量事情则多泄密。碰上欢乐的事情则多放纵情感,自处安逸则极意声色,所以表面上虽繁华闪耀,而事实上无实效、无结果,这是令君子为之叹息的。至于申包胥到秦国哭援兵救楚,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鲁国柳下惠守信不欺,西汉苏武持节不降,可称矢志不移。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要那样做,这也是自己心中对志向的肯定
对于县中长吏,有尊敬之心就行了,不要很亲密,不要经常拜访他,拜访他时要有个选择,和别人一同去,不要独自在前或独自在后。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长更好打听外事,忍怕有所举发,被他人猜疑,免不了要去四处打听。多做少说,谨慎自守,这样的话就可免受埋怨责备。
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不容易改变的,唯有读书能够影响气质。古代精于相术的人都认为读书可以变换人的骨相。要想彻底改变,必须先立下坚韧不拔的志气。为人处世,自然应当清高淡泊,如有人把烦劳之事嘱托你,要使人尽力,或托人之请求,应当婉言谢绝。不干预这些人的事,就可以取得谅解。如果事情急迫,觉得非要帮助,可以表面表示拒绝,而私下秘密帮助。这样做的原因,首先可以远离善恶是非之地,其次可以杜绝别人的许多请托,最终可以保全清廉的名声,这也是立志的一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