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太行。大顺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是先发地区、还是内地保护地区,实质上都在用印度原棉和印度棉纱。
同样的。
二三十年前,还是世界范围内棉纺织业“亚军”的印度,对外出口的棉布产业,已经彻底被大顺逼死了。
曾经的世界范围内的棉纺织业亚军,现在纺织二字,只剩下了纺,而没有织了。
残酷的转型已经经历了一次。
现在,显然要经历第二次:大顺现在连印度的棉纱都不想要了,只想要印度的原棉。
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先进的生产力打败了落后的生产力”这种笼统至极的解释。
相反,这种击败和强迫转型,假如一共十分的力量。
大顺的棉纺织厂的隆隆机器声,最多占两分。
剩下八分,是靠军舰、刺刀、大炮、士兵、税吏、朝廷的集权能力、社会力量的组织能力等等,得到的。
并且,整个过程,相当的残酷。
因为大顺这边着急,特别的着急。
在历史上的英国,18世纪中叶,英国的商业资本和萌芽的工业资本,在东方贸易上,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的标志性产物,就是棉布禁止令。
而在大顺这边,大顺的商业资本和萌芽的工业资本,在对印度的问题上,并不是对立的,相反是利益一致的:这是一场更多人参与的狂欢,工业资本要廉价棉纱、要市场;商业资本要劫夺的利润;甚至于大顺内部的一些手工业者,也受益于印度的棉纱。
于是,大顺这边在印度非常的急。
应该说,大顺在二三十年间,走完了历史上英国从1757年到1857年这百年间的路——对英国来说,这百年间,意味着棉纺织业的水平,从不如印度、到追平印度、再到超越印度;而对大顺而言,并不存在一个不如印度的阶段、也不存在一个追平印度的阶段,是以大顺上来走的就是超越印度的阶段。
二三十年间。
孟加拉的达卡,曾经堪比伦敦和巴黎的、手工业为主的城市。人口从18万,锐减到3万。
《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迦尸国都城,【国大都城西临殑加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殷盛,家积巨万,室盈奇货。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短短二三十年间,城中到处充斥着失业的手工业者。
这是手工业的背景。
而在农业上,大顺还犯了一个极大极大的错误!
那就是,大顺在一些占领地区,尤其是内地地区,试图把大顺的土地制度复制到印度。
而大顺的土地制度,是存在巨大“缺陷”的:产权明晰、可以买卖。
这个缺陷,当然会出问题。
那就是,大顺的资本、印度的高利贷放贷者,开始拼命兼并土地。
不是说这东西不好。
而是说,英国900万人口,能拉出来13万军队、五六万黑森雇佣兵、旁边还有个北美可以泄压、外加海上霸权带来的工商业,所以圈地没出事。
而印度的情况,不是这样。再者,大顺这边对土地私有制加可以买卖,那是已经形成了“正确”的社会意识。
以及说,大顺在印度这边的巧取豪夺,征税等问题,使得小地产所有制,飞速地走向兼并。
这,是农业问题。
还有封建部族、士兵问题。
大顺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
大顺不要印度兵。
不需要印度人当兵,最多也就当点辅助兵,但也是募兵制。
这个事,自然可以说,是大顺这边的统治术“幼稚”了。
但这也是大顺这边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人口有的是,而且印度孤悬海外,让印度总督在印度自己征兵?这不扯犊子吗?再说了,当兵有月饷,大顺那么多失地人口呢,这些人在家里活不下去要造反,不如送印度去当兵。
不是说简单的大顺这边的统治者转不过来这个弯,好说也有两千年的边疆羁縻统治术。
而是说,现实情况在这摆着,放着世界三分之一、甚至可能快要五分之二的人口,去印度招兵?这是脑子有病。
本身,历史上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英国要改兵制,一些印度土兵不乐意了:老子自古就是靠当兵吃饭的,你让那些种姓的当兵,我们怎么办?
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大顺在印度的统治,实质上,那真是……作死。
印度原本不存在广泛的大顺意义上的失地农民的,因为土地制度不同。
原本就没有土地,怎么失地?
大顺愣生生在一些地区,给造出来一些失地农民。
当初牛二等人在孟加拉考察,是提出过直接一步到位,批量制造一大堆中型地主的策略的。说反正要是走大顺的土地制度复刻,早晚也得兼并,那还脱裤子放屁干嘛?
但是,一方面,这种制度更适合运输方便的地区,转型种植园。
而内陆一些地区,大顺以税收为主,而且情况错综复杂,是以选择了更接近大顺的土地制度,方便征税。
当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