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杜牧先生也有感于人生的际遇变化,沧桑巨变,物是人非的变迁。”
“于是,便给张好好写下了这一首五言长诗——《张好好诗》。”
在交代清楚了这首诗的原由,以及一些背景故事之后,林江便针对这首诗的内容,展开了解释。
“在这首诗当中,他的主旨主要是感旧伤怀的。”
“感旧,就是杜牧先生感他和张好好在一起的那五六年的时光,也就是当时杜牧先生在江西洪州和宣州时候的那段时光。”
“伤怀,伤的主要是杜牧先生和张好好共同伤怀当时他们共同的主人去世了,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沈传师。”
随着林江声音的落下,屏幕之中缓缓的出现了这首诗的全部内容,紧接着林江的声音也缓缓的响起,轻声的吟诵者这首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除了这首诗的内容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杜牧先生这首诗的真迹,至今仍然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当中。”
“这一份真迹,对于我们这些后世之人来说,是今天非常难得一见的唐代诗人的手记。”
随着林江声音的落下,屏幕当中的画面不断的展示着这一份真迹的真实样子。
屏幕之前的一些观众肯定不是很理解。
其实,杜牧先生的真迹,在唐代诗人所留下来的那些真迹当中,是非常少的。
比如,李白先生所留下来的《上阳台帖》,也就仅仅只有那么两个字。
白居易先生也有一些真迹留下来,只不过都是一些“书”,也就是说,并不是诗。
而杜牧先生留下来的,则是自己的诗篇。
所以说,对于唐诗来说,这是具有非常的的价值。
“通过这一份真迹,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杜牧先生的书法,其实是结合了六朝书法的特点。”
“不仅如此,也结合了当时唐朝唐人的书写特点。”
“六朝时期的特点,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二王”,也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位先生。”
“他们的书法特点主要在于潇洒飘逸,灵动秀气。”
“而唐人的书法特点,主要是在于厚重饱满,有力,很粗壮。”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颜真卿先生。”
“对于杜牧先生的这一副真迹,我们能够看到,里面既有潇洒灵动的一面,但是也是有棱有角的,笔画非常的粗壮,所以说有一种雄健有力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唐朝中间隔着一个隋朝,他其实是向上继承了很多六朝时期的文化。”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唐太宗就非常的喜欢和推崇王羲之先生的书法。”
“甚至有传言说,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把兰亭序和自己一起陪葬了。”
“为什么要说这一点呢,就是想要表明,唐人对魏晋时期的书法风格的延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讲到书法的时候,林江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身上散发出来一种属于书法大家的气质。
说实话,在看到林江这样的转变的时候,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在刚开始的时候,微微的有一些错愕。
感觉,眼前的林江和他们所熟悉的林江判若两人。
然而,很快,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就释然了。
毕竟,在前面的节目当中所出现的那些诗篇,都是林江自己亲手所写的。
这一点,对于万千观众来说,已经不是秘密。
而正式因为林江在书法上的造诣,还被书法协会以及众多高校争先恐后的聘请,这也算是一桩美谈了。
只不过,就算是万千观众知道林江在书法领域的造诣非同一般,但是在看到林江就是一位书法大家一般的讲述者书法特点的时候,众人还是被吓了一跳。
与此同时,书法协会之中。
哈哈哈,我们这一次还真的是捡到宝了!
“是啊,在年轻的这一代当中,能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作品,研究的这么的透彻,而且还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的年轻人,可是不多见啊。”
“什么叫做不多见,明明就只有林江这一个好不好。”
“难得难得,幸好我们把林江拉进了协会之中。”
“最重要的是,林江对不同时期书法作品的讲述,以及对杜牧这副真迹的理解,都能够写一篇论文了!”
和历史研究院一般,书法协会的那些老爷子们也聚集到了一起,观看着这一期的节目。
“而且,在《张好好诗》当中,还有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杜牧先生因为世事变迁的感慨。”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