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七零道系知青> 第十八章风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风起(2 / 3)

江宁有空就做些手工,孩子们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玩具。

这下,保管室门口聚集的孩子就更多了。

大人下工后根本不用到处找孩子,直接奔保管室门口就行了。

江宁对孩子如此有耐心,也获得了孩子家长的好感。

有些家长不好意思就给江宁送点自己家的豆酱咸菜之类的,江宁连忙拒绝:“不用不用,我也挺喜欢这些孩子的,一个个都挺可爱。”

听到江宁这么夸孩子,家长就更高兴了。送东西的就更多了,不收都不行。

江宁只得收下,以后有机会再还回去吧。

他再见到陈大山时说了要办幼儿园的事,陈大山沉默半晌,才说道:“办幼儿园是方便了,可是还得找地儿,还得有老师,很麻烦呐。”

江宁说道:“大队有空房子,打扫一下能用。至于老师,幼儿园的老师要求不高,配两个就行,一个认字的,随便教点东西,一个当保育员,负责照看孩子。”

陈大山说:“乡下跟你们城里不一样,孩子就这么随便养,世世代代都一样。”

江宁思索片刻,他看得出来,陈大山不想办幼儿园,怕麻烦,图省事。但他还是想争一下:

“陈伯,从大的方面来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时候越用心,长大越茁壮。对国家对社会有好处;

从家庭角度说,要是办了幼儿园,就能把陈大娘,陈嫂子这样的妇女劳动力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一部分,对咱们大队有好处;

再者就是从政绩上来说,别的大队没办幼儿园,咱们村办了,这就是树立时代新风,走在同行前面。你面上也好看。”

江宁说得有理有据,陈大山果然动心了。他这次没再推托,看了江宁一眼,说道:“我再想想吧。”

建议已经提完,至于领导怎么决定,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江宁放下这件事,回到家里继续拾掇自己的小屋。

新家缺的东西太多了,但这年头买家具不容易,何况江宁现在也没钱。

一切都只能自己动手,他动手能力强,又爱琢磨,关键是工具不凑手,又没钱买。江宁便学着别人,去借。

按他以前的性子,断不会去借东西,主要是不好意思,也不想欠人家人情。

现在嘛,他已经慢慢适应了。在乡下生活,不欠一点人情不太现实。大家都是这样,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把,互相麻烦,有来有往。人情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江宁借了刨木头的袍子和锤子,又买了一把铁钉,一下班就开始敲敲打打。各种实用又好看的小物件一件件地做出来。

木勺,木铲,木盘,还弄了几个好看的竹筒当笔筒。

江宁还给江潮做了两个好看的木碗,给陈大娘的孙子孙女也做了一,三个孩子都十分喜欢。

天气恢复正常后,江宁他们吃水不成问题了,旁边山岩上的泉眼也变大了。泉眼离他们直线距离不远,但要挑水就得绕远路。

江宁懒得每天挑水,干脆砍了几根竹子,把竹节打通,当作水管,直接把泉水接到自己家里。他甚至还做了个简易的开关,需要用水时,打开开关,不需要时就关上。

吃水浇地都十分方便,老胡是赞不绝口。

过了几天,江宁又收到了两封信和一个包裹。

其中一封信和包裹是姑姑寄来的,另一封寄信人叫江平,是原身的二哥。

江宁先看姑姑的回信,信中说,听说江宁的病好了,她也就放心了。谢谢他寄过去的东西,特别是酸枣面吃了很有效果,她和表姐文文的失眠好了许多。

看完信,江宁去拆包裹。

这次姑姑寄来了一双手套和袜子,还有几本书。江宁看到书十分欣喜,比看到吃的还高兴。他现在虽然不富裕,但吃饱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精神生活比较贫瘠。村里没有收音机,看不到书报,现在这几本书寄得太及时了。

江宁小心翼翼地翻了一下书页,这里面有两本外国小说,一本红色的小书。

江宁把书放好,去拆江平的信,他不看还好,一看把自己气乐了。

江平先是假惺惺地问了他几句,然后就开始旁敲侧击地说他们院里的小林小高在黑省某农场插队,人家每隔几个月就往家里寄粮食和腊肉,说爸妈可羡慕人家了。这是在暗示他要往家里寄东西。

江宁也听说过,插队到农场的知青好像有工资拿,每月还有口粮。可他插队的刘家河是什么地方?又穷又落后,而且自己是替代他们来的。这个江不要一点脸了?

江宁把信扔到一边,他本想不理。可他又替原主委屈。

他想了想,决定报复一把。

他把原主写的日记翻出来,一页页看,想试试能不能找出一点线索。还真被江宁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日记中提到江宁的父亲有个同学叫林晨,两人同名不同姓,又是同龄人,难免会被人拿来比较,两人之间也是暗暗较劲,比工作比职位比老婆孩子。江平信中提到的小林就是林晨的儿子。江宁跟小林同龄,也被人拿来比较,江宁各方面比不过小林,江晨回家总拿他撒气。

江宁有了主意,于是,他铺开稿纸,开始写信,先写自己如何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