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愣了愣,不由问道:“大将军什么意思?”
桓行简将她手握在了掌心,细腻捏揉着:“有时候,我仿佛能感觉到统一就在眼前,这些年英雄也好,黔黎也好,流的血似乎最终要有个归宿了。但我去太学,刘一的话很触动我,他一个小小的太学生,看到的问题,正是我忧心的,若是我缔造一个新的王朝,活力何在?远一点来说,汉王朝崩溃,他的过失是否得到了匡正?近一点,大魏的漏洞,我日后要如何尽力弥补?我身边不止一个卫会,是有很多个卫会,还有他们背后的家族,正如同我自己一样,我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会有不安。”
这些话,嘉柔似懂非懂,很想劝慰他,但当她望着眼前人熟悉的眉眼时,心底的那道裂缝突然炸开,她冷淡道:
“这些事关大将军的宏图大业,与我无关,大将军若有心事跟谋士们去说,也许他们会帮你。大将军也有脆弱的时候?真让人不敢相信。”
她低下了头,继续绣那朵杏花,春意渐浓,她的心却依旧苦涩。
“只是说给你听听而已。”桓行简微微一笑,“这样的话,当着谋士我不能说。”
嘉柔慢慢抬起眼,望着他:“大将军为何跟我说?”
“因为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我在你面前说什么都不会有顾忌,若没有你,我也就不说了。”桓行简说完起身,“我还有事,等回来一起用饭。”
他身影很快消失,留下个失神惘然的嘉柔呆在了那儿。他人刚走,崔娘后脚进来,东摸摸,西扫扫,拿着个拂尘忙半晌才坐到嘉柔身旁,语重心长道:
“柔儿,是不是又跟大将军闹不痛快了?”
嘉柔摇头,冲她一笑:“没有。”手底轻松绣着花儿。
“我的好柔儿哎,你怎么现在成个傻的啦?”崔娘粗糙的手将她脸一摩挲,满是心疼,“好孩子,你听我的一句劝,什么兄长姊姊的,那不是亲骨肉,都是虚的。就是亲姊妹兄弟,各自成了家,也就各人围着各人的家转悠了。你怎么就想不明白了,钻牛角尖可不好,大将军跟孩子才是你往后日子里最要紧的人,你这整天,不是冷着个脸,就是煞着个眼,他一个大男人,每天过来嘘寒问暖的,是块石头也该捂热了。你别任性,万一寒了他的心,可就不好回头了,啊?”
撼了撼嘉柔的肩头,崔娘皱眉瞧着她,“柔儿?你听进心里去没?”
却见嘉柔,斯斯文文坐着不动了,脸上平静的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似的,崔娘看她这副模样,又急又气:“我的傻孩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着夏侯太常,你真打算就这么跟大将军僵下去?”
嘉柔的脸上无悲无喜的,忽朝崔娘展颜一笑:“我听您的,别担心我了。”崔娘登时喜上眉梢,将她那小手捏了又捏,搓了又搓,“我就知道柔儿不是傻孩子,能想通的。”唠叨一圈,看嘉柔面有倦色,让她小憩,自己出去忙了。
等崔娘一走,嘉柔脸上的笑意渐渐褪去了,眉宇笼着淡淡愁绪,孩子在动,她离临盆不远,想到这,嘉柔不禁朝窗外望去:万物生发,风华初露,这样的春天本该让人高兴。
而洛阳城里有人此刻正高兴极了。
要出镇的许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尚书台的人一商议,准备换了自己仪仗所需的鼓吹旌旗。既为出镇,当然要拿出一二排场来。
“叔父,既然有了离京的机会,就不必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了,快走为好。”兄长家的长子颇担忧节外生枝,恳切相劝着,许允忙着往自己身上比划崭新的布料,不以为意道,“我以荣国耳,不能失了朝廷的颜面,你不懂,我日后便是领兵的人了,有些礼仪还是必须的。”
对方面露忧虑:“叔父,你忘了,大将军因李丰夏侯至的事对你已存嫌隙,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耽搁时间了,快些赴任吧,以免夜长梦多。”
“你错了,”许允哈哈一笑,“若是大将军真有心,便不会命我出镇,叫我掌军权,何必多此一举呢?夜长梦多?春天来了,这夜开始变短了!”
“叔父……”
许允笑着打断他:“来来来,你觉得这个颜色如何?”
对方无奈道:“很庄重,适合叔父。”
到天子为他践行这日,皇帝特意命许允靠近自己坐了,君臣虽还不相熟,皇帝却像面对老朋友般亲切地和他交谈,且郑重相托:
“君为我守土,朕心里感激,这一路风尘还望君珍重,到任后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上表。”
看着少年天子青涩而诚挚的面孔,许允心里一股热流滚动,竟一时哽咽,朝皇帝连连拱手:
“谢陛下,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臣这一走,不知几时还能再还京,也望陛下珍重。”有些话,欲言又止,最终许允只是悄悄流下行清泪,遮袖拭去了。
皇帝眼圈微红,却依旧维持着平和的姿态。
这一幕,被桓行简看在眼中,他没什么异常,只与左右略作交谈。卫会气定神闲在大将军对面坐着,饮酒而已,时不常往天子方向瞥两眼。
等上面君臣话说完,许允退回原位,接受他人的祝福。桓行简慢条斯理也舀了酒,斟满一杯,遥敬许允:
“来,士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