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不是想要离开。
太沉重的话题,小梨不敢轻易开口。
结账之时,陈大娘隐约看到雪白皮毛下覆着的一块疤。她是见过闻人椿的,知道闻人椿是霍府的娘子,也知道闻人椿是从渠村被救回来的苦命人,更知道王衙役急着见她。没想到她已养回身子、换上矜贵娘子的衣袍,教人一时半会对不上号。
王衙役求过陈大娘多回,见着闻人椿一定要打听拐卖之事。可陈大娘对着那副干净的眼眸,实在无法开口。
小梨也不准她再开口,她顶着肚子挡在小椿面前:“大娘,您的面是真真好吃。我一定回去禀告主君,让他给您留意留意,若能给您排个遮风避雨的铺子,往后生意一定愈做愈好。”说罢,架着闻人椿就要往人头攒动处去。
“走啦,去瞧瞧那儿有什么新鲜事!”半两面下肚,竟让小梨脚下生风。
闻人椿满头雾水,脚步拖沓:“方才的大娘到底想说什么?”
“一定是见小椿姐菩萨心肠,希望小椿姐新年行善事,给她捐些银两吧。不过她老实,小椿姐也老实,还不如我说开了,直接请主君帮忙。”
“不过是几个钱,何必事事要他帮忙。”
果然。
自打小椿姐与主君从明州回来,小梨已不是头一回听她冒出这样的言辞。她不想倚靠他,可夫妇百年,不就是彼此倚靠同舟共济吗。
如此说来,还是主君与大娘子更似天生一对。
闻人椿的牢骚点到即止。她垫着脚,专心研究起人群前头的事情。那里竖着布告栏,不过大过年的,一般只会张贴芝麻大小的事情,譬如代人写家书、为家宅祈福。便是有,衙门也不会允许什么牛鬼蛇神、或是穷凶极恶的东西耽误了一年的好兆头。
而此刻,正是有人寻了衙门的漏洞,紧着时间贴了张状纸——告官商勾结,拐卖民女幼儿。
显然,状告之人并非文豪大家,可也绝对不是无所事事博人关注之辈,短短几句,乃是泣血之作。
女使看得比闻人椿快一些,心中暗叹不好,拉着闻人椿便往人群外头走。小梨也是个眼疾手快之辈,捂着自己的肚子忽然喊不舒服。
闻人椿一边往回走一边忍不住去瞧状纸,到底是人命关天,她只好先去顾小梨。
马车还未牵来,小梨似是好了不少,她搭着闻人椿的手背,徐徐走着,再不敢往人群熙攘处去。
闻人椿叹她的不适来得快去得也快,真叫人琢磨不透。等见了马车,连忙将她送上去。
“小椿姐,你不回吗?”小梨钻进又钻出。
闻人椿理所当然地摇头,她又没有怀孩子。何况今宵难得烂漫,她不想浪费在深闺之中想些无用的东西。
也许今日游得痛快了,思路也可跟着清明利落。
“不必担心的。”她替小梨扯上门帘,“还剩两个女使、一个小厮,能出什么事儿啊。”说罢,她使了个眼色给车夫,“梨小娘有孕,你可要驶得稳当一些。”
与小梨分别后,闻人椿背着手一人走在前头,似是无心散步,可绕着绕着,又绕到了布告栏前。
女使看出她是故意的,一左一右扯着她的手腕哀求:“春小娘,这新年讲究新气象,咱吃些甜的、听些乐的,那血淋淋的实在不好看啊。”
“那是苦命人的血!若能好好过年,他们犯得着这样?”她反问,挣脱了就要向前去。虽然没有看几眼,闻人椿却觉得那张鲜红的状纸会将她引向该去的地方。
她心里的答案快要浮出水面。
心里咚咚响。
天杀的!竟有人撕了苦命人拿血写下的状纸。
四处又是歌舞升平。
闻人椿实在不甘心,从布告栏的最上头,逐字逐句读到了最下边。正气馁,一旁有人抱了桶白粥要往上黏新的,衙役出声拦下,说得先审核一番,等明日再来。
闻人椿怕错过,追上去也要了一张。
是张寻人的。
寻的却是十几年前亲自卖掉的女儿。
卖都卖了,隔这么久再要回去,活像猢狲耍把戏。
“倒是不见卖儿子、拐男娃娃去结亲的。”闻人椿冷哼了一声,鲜少如此刻薄。那张新写的还蘸着滚烫白粥的寻人启事被她捏作一团,恨恨地丢进了火树银花的灰烬之中。
卖焰火的孩子还以为闻人椿是对他们心生不满,诚惶诚恐地送上两根纤细的小棍子。
“这是……?”
“回娘子,这是我爹爹刚从临安进的小焰火。点燃之后,可拿在手中随意挥舞。”说着,孩子将其点燃,打了个样。
“不烫吗?”
孩子会做生意,见她起了兴趣,将其递到她手上:“娘子,这焰火体贴人,纵使洒下来,也绝不烫手的。”
闻人椿仍是胆战心惊,一边握一边想着扔走,不过倒是真如孩子所言,丝毫不烫肌肤。小焰火亮晶晶,闻人椿玩了两支便上了瘾,阔绰出手,买了一大把坐在河畔。
一根未尽,一根又起,水面上被她造出一道道波光粼粼。
冬日夜,到底寒冷,路上行人从三五成群到三三两两。女使搓着手苦口婆心地劝她回家,她摸了摸被风吹红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