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镇大捷,宣忱带和江晚晴带着更多的老弱妇孺,护送他们往源城去,与接应的长林军汇合。
而这一路上,每到一个地方,便有无数的难民汇集。
年轻力壮的,当然先走,而老弱妇孺们,有些也跟着走了,还有一些则跟着宣忱他们一起走。
每日都有十几口大锅摆在空旷的原野上,供大家吃饭,令人安心。
经过这些日子,江晚晴已经从最开始的自己安排,变成了让难民们自给自足。
从煮粥到放饭到洗碗,都是这些难民自己亲力亲为。
要是放在别人那里,多半还是乱哄哄的,争先恐后挤破头要抢,但在江晚晴这里已经不会了。
所有闹事的人都挨了一箭,毫不留情。
况且日子久了,大家也知道每个人都能吃上饭,也就不争不抢了。
这倒是又让郑喜刮目相看。
好像他们不止武器厉害,做事也挺……厉害。
又过了几日,快到正月十五了,长信军早就到了源城,他们生怕翊王已经带着他的军队丧生了。
然而就在担忧之中,有人传来了消息:“城外有难民来了!”
将军忙去城墙看,之间乌泱泱的一大片,全是
攒动着的人头。
是难民,果然还有难民。
但他看来看去,没见到翊王的影子。
既然难民顺利过来了,就说明他们还顺利吧?
“快,开城门放人进来,让他们去通州!”将军吩咐道。
再几日后,宣忱和江晚晴终于带着老弱妇孺们来了,将军站在城墙之上,远远看着这些走路都快走不动的难民,心中实在惊讶的很。
又是赶紧开城门,放行。
然后将军终于见到了宣忱。
“不错,几千兵马,只损失了几百个。”宣忱道。
将军忍不住问:“几百个?”
只有几百个,这确实令人难以想象。
但到了这里就安全了一半,将军命人让他们有秩序的进城,分别安置。
人数比他们想的还要多。
“殿下走了多少地方?” 将军问道。
宣忱看起来有些累,但眼神仍然是亮的:“多少地方,总也有十几个了吧。”
十几个!
没遇到西陵人吗?应该是没有吧。
要不然,怎么能这么完好的回来?
不过,那几百人的损失……说不定只遇到了一次,还是小规模的。
将军忍不住叹息,翊王殿下运气真好。
“不
过收获也不错,”宣忱接着道,“铠甲三百六十七副,战马二十八匹,嗯……是二十八吧?”
他问江晚晴。
江晚晴点头:“是。”
将军倒吸一口凉气,目瞪口呆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你们、你们遇到西陵人了?”将军惊讶的问道。
宣忱理所当然的:“废话,这地儿都给了西陵了。不过他们后来就不怎么跟我们打了。”
当然,都知道了他们有连发的精准弓弩,谁还敢打?
“遇到了多少啊。”将军问道。
郑喜看见这将军这样的表情,头一回觉得,自己当初目瞪口呆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他既然目瞪口呆过,如今当然也要摆一摆谱,立即做出一副没见识的表情:“不多不多,也就一万多吧,后来遇到的都比这个少。”
将军知道郑喜是白河镇的知县,却也来不及指责他的傲慢,对这一万多的人数再次震惊。
郑喜十分满意。
“你们,你们伤亡多少来着?”将军怕自己听错了,再问一遍。
郑喜就喜欢看他这么没见识的样子:“几百人吧,一百七十多。”
“一百……”将军倒吸一口气。
他不是在做梦吧
?他现在在源城,源城已经被割让给了西陵,现在宣忱带着几千人,打跑了对方一万人,还缴获了这么多物资。
他悄悄掐自己的胳膊,没有做梦。
“你们是怎么打的?”将军听到自己在问。
郑喜深呼吸一口,怎么打的,就是拿起弓弩,然后噗噗噗,对面就跑了。
不跑的就死了。
宣忱懒得听他们说话,带着江晚晴走开了,郑喜回想了一下打仗的场面,然后指指已经走了的宣忱和江晚晴的背影:“他们打的,哦,还有个十岁的小女孩。”
都是他们下令吩咐。
好巧不巧,再过了一个时辰,陆陆续续的,张宝他们分开带队的人,也都回来了,各个不掩兴奋的神色。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于是一整夜,源城接收了几乎两万的难民。
难民们在源城修整过夜。
官衙内,众人围坐在桌上吃饭。
宣忱自然是坐在了上首,江晚晴坐他旁边。
张宝还在兴奋的说着拯救了多少难民,缴获了多少物资,只牺牲了多少人,后来熟练了,连牺牲的人都没有了。
长林军将军听得云里雾里,虽然早就知道了,但还是……震
惊。
“翊王殿下果然用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