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帝国废墟> 第七十六章 南京相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南京相招(1 / 2)

7月22日,秦川接到了南京行政院的邀请,邀他前去南京,说是要与他相商有关江淮救灾事宜。现在江淮流域的第二波大暴雨又开始到来了,这第一波的暴雨在六月底七月初连续肆虐了半个月后,与长江早来的汛期汇在一起,已经使江淮流域出现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这第二波暴雨来得更为惊人,初步判断,今年出现旷世大灾的趋势已经能够确立了。而这时手握大量进口粮食的秦川,就是救灾的最大指望了。

就在同一天,南京军委会参谋厅厅长林蔚也打来电报,力邀秦川莅宁,交流华北作战经验,并参加国府兵工总署的军备整理研讨会。这下,就是躺在病榻上的张学良都知道了,这是他那个义结金兰的把兄,开始挖他的墙角了。

实际上,在冀南取得大捷的时候,秦川在战役中惊艳的表现也震惊了张学良。本来他已经把于学忠布置在冀东的兵团秘密调到了保定的后面的望都,说是给秦川做预备队,实际上就是害怕秦川只能纸上谈兵,万一打不过老奸巨猾的石友三,就由于学忠领兵反击,夺回战役主动权,最后再和北来的中央军刘峙部前后包夹,消灭石友三。哪想到秦川就凭着三个普通的步兵旅和一个炮旅,再加上以前只能做花瓶的空军,区区3万人马,就干净利索地击灭了石友三全军。虽说是依靠那什么“闪电战”的新奇战术取得的出人意料的成功,但那种复杂无比的空地一体攻击的指挥手段,不也正说明秦川高明和不凡吗。

东北军的各位将领在对冀南大胜同样感到吃惊的同时,则开始忧虑自己的前途了。这次秦川就像临时客串角色,刚开始谁也没有当回事,连给他选派的参谋和部队都是些大家不想要的二流角色,现在人家大获成功了,今后在东北军中的地位肯定是水涨船高啦,之前给人家穿过小鞋的、冷脸相对过的,说不定就是人家下一步清算的对象。

而且吧,那位秦爷,还是要对东北军实行军改和轮调主官的倡议者,听说他和那个还藏在辽西山区的陈恩亮是一路货,对将官凶得很,毫不给情面。东北军将官中的这股思潮和潜在的敌意,难免也惊到了张学良,他有种二选一的焦虑,秦川和部下将官,到底要谁啊?

他找来了王树翰、戢翼翘几人,商量此事。结果王树翰说了一席话,让张学良心中有了计较。王树翰说的是,现在东北那边长春“万宝山事件”和“中村震太郎谍案”相继发生,和日本人交恶的迹象越来越强,或许就有变局在即。若此时贸然对东北军进行大面积的整肃,必定会失却军心,至于重新凝聚军心是否可行、花费多少时间,都不敢设想。

秦川是一个人才,可他外来的身份,在军中时间短,根基不厚,并不适宜来主持军改,不然就有战国吴起悲剧重演,虽是出于好心,要革除旧弊,最后却可能事败身死,殊为可惜!

而除他之外,其余几个主要军队里的其他重要将领来主持这种军改,面对积重难返的东北军,万一措施手段不及秦川,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局面出现。在此情况下,保军心和保人才相权衡,当前只有保军心为上。如果秦川因此抱负未能实现,要离东北军而去,也只有重金礼送出去的办法,希望结以善缘,为今后之奥援。

这个观点,张学良也很同意,虽然秦川几人是难得的人才,可并不是自己的根基所系,能留下襄助自己最好,实在留不住了,再酬以厚赏,结为同盟罢了。这几个人,只要帮自己把东北的财富人才给抢出来,那么他们在这里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别的他就不敢再奢望要求了。

所以,当秦川前来商量去南京的事时,张学良虽然心里不爽,但也答应了,只是问他,东北今后怎么办,意在提醒秦川,东北的计划还没有实施,暗示秦川不要虎头蛇尾,丢下东北去别处另谋高就了。

秦川只好把他对山东的考虑说给他听,说是取得山东后,将为东北军在那里建立第二条防线和兵站基地,蓄养抗战实力,和华北共成为中国坚持抗战的一方力量,与他一起,影响和引导中国的抗战事业。

山东是中国军事地理中“金角银边草肚皮”说法中的“银边”位置,还算通晓军务的张学良知道,山东卡在华北和中原、江南的中间,地貌不似河北那样,尽是是广袤的大平原,无险可守。

山东大部为丘陵低山地形,有据守的天然屏障。未来抗战一起,山东就是个关键地方,他能够防守住地方从北方向中原腹地的进攻的地利条件。万一华北抗战若事有不济,也是东北军的退路之一。所以取得取得山东,应是不错的计策。

但在眼下,南京的蒋介石是绝不会答应他在华北之外,再据山东为己有的,就连山西,名义上还是他的管辖区,老蒋都不愿他染指。如果山东能被秦川他们拿下,也是东北和南京都可接受的结果,这总比放在反叛成性的韩复榘手中,更让两方放心的。

想通了这层道理,张学良就开始转而积极地为秦川谋划出力起来,不仅批准他到南京,而且要总务处安排100万元,用于秦川南京之行时,上下打点的费用。

所以,第二天,北平政务委员会就发表通电,称愿将从国外进口的物资,尽数用于国内的抗洪救灾当中。这条通电一处,立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