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大半天,沈静芝方才处理完琐事,回到杨柳胡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
这个时候,沈广金和沈广燚还没下班,沈佳妮领着沈春华和沈春明出去玩了,就只有杨佩琴、刘素芬、沈春英等几个人在家。
出于种种考虑,沈静芝不再隐瞒阿宝的存在,将它大大方方的介绍给了杨佩琴等人,说是不久前在胡同里发现的,看它可怜,就把它捡了回来,打算以后养着它。
家里其他孩子要养猫,杨佩琴等人多半要考虑考虑;沈静芝要养猫,杨佩琴等人二话不说,欣然同意。
说完了阿宝的事,沈静芝便将凌老太太给的那封推荐信拿了出来,递给沈春英。
沈春英连忙双手接过,好奇的问道:“阿芝,这是什么呀?”
沈静芝当即把推荐信的来源,简明扼要的讲述了一遍。
听了沈静芝这番话,还不等沈春英说话,刘素芬就笑得见牙不见眼,咧嘴笑道:“哎哟,火车站的售票员,这工作比商店的售货员还要体面,妥妥的铁饭碗啊!春英啊,你捧上了这个铁饭碗,下半辈子都不用愁咯!”
刘素芬说着,心里一动,小心翼翼的试探道:“这个铁饭碗,可以传给弟弟吗?”
虽然没有明说,但刘素芬的小心思昭然若揭。
沈静芝的脸色骤然阴沉,冷冷道:“我记得,我有说过,咱们沈家不兴重男轻女那一套,要是让我发现,谁搞这一套,我就搞谁。怎么,我这几天不在家,就有人不把我的话当回事了?”
尽管沈静芝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众人都知道,她就是在说刘素芬。
刘素芬一下子就怂了,缩了缩脖子,安静如鸡。
警告过刘素芬,沈静芝侧头看向沈春英,提醒道:“春英姐,这封推荐信,只是招工考试的入场券,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够通过招工考试。能不能够通过招工考试,捧上铁饭碗,还得取决于你自己。”
听到这里,沈春英瞬间领悟沈静芝的意思,用力“嗯”了一声:“我这就想办法,弄一套小学的教材回来,好好复习一下小学的课程。除此之外,从今天起,我每天都跟着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练习普通话。”
闻言,沈静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想了想,斟酌着说道:“虽说对于窗口售票员这个岗位来说,只要具备高小学历,就可以胜任了,但多读一点书,总是没错的。春英姐,有空的话,你去报个夜校,提升一下自己。”
“好!”沈春英立刻应承,“待会儿我就去找叶大妈,向她打听夜校的情况。”
一旁的杨佩琴听到这里,笑着点头。
虽说杨佩琴没读过书,但她深谙“读书有用”的道理。
看到大孙女如此上进,她深感欣慰。
杨佩琴思量片刻,温言道:“春英,学费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奶奶我替你出学费,你安安心心的读书就好。”
想当年,沈春英高小毕业,杨佩琴有心想让她继续读书,却遭到了刘素芬的极力反对。
刘素芬给出的反对理由是,家里没钱。
当时,沈家确实没钱。
杨佩琴思虑再三,只得打消了原本的想法,眼睁睁的看着沈春英辍学在家。
为此,杨佩琴对沈春英一直心存歉疚。
现如今,在沈静芝的帮衬下,沈家的家庭条件大为好转,杨佩琴手里有了一点积蓄,听闻沈春英有意上夜校,当即全力支持她,以此来弥补当年的遗憾。
沈春英感受到了祖母深深的关切之情,心头一暖,莫名想哭,含泪点头:“奶奶,我一定好好读书,绝不辜负您的苦心。”
杨佩琴笑着说好。
如此温馨的一幕,赵丽君看在眼里,却觉得有些刺眼。
原因无他,同样都是沈家人,自己只能去街道工场间当临时工,沈春英却很有可能去火车站当售票员,二人处境相差悬殊,赵丽君心里不平衡。
沈静芝很了解赵丽君的为人,早就料到她会因这个招工机会而感到不痛快。
因此,道出那封推荐信的来历之后,沈静芝就开始不着痕迹的观察赵丽君。
眼见赵丽君脸色酸的像恰了柠檬,沈静芝适时的开口道:“四婶,你也是高小毕业,也会说普通话,而且你常年居住在县城里,说的普通话要比春英姐标准多了。因此,在你看来,你比春英姐更适合在火车站当售票员,对不对?”
沈静芝一语中的,完全戳中赵丽君的心思。
赵丽君脸色尴尬,但尴尬归尴尬,她并没有反驳。
刘素芬在察言观色方面是有些迟钝,但赵丽君的意图这么明显,她想看不懂都难。
刘素芬不高兴了,冷哼一声:“你一个当婶婶的,都一把年纪了,居然和二十岁不到的侄女抢饭碗,要不要脸?”
诚然,刘素芬重男轻女,不太喜欢沈春英这个女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坐视别人损害沈春英的利益。
当然了,刘素芬出手干预,这固然是出于母女之情,但还有另一重原因——
沈春英出嫁之前,她的利益,与沈家大房的利益一致。
损害她的利益,就相当于损害沈家大房的利益,刘素芬自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