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刘俨刚入城,便听到满城的百姓都在议论,说是刘业已经招供,是他伙同驿卒邓良,杀害了税邮一行三人。
听闻到这个消息,刘俨也是心中吓了一跳,好在他昨天刚刚回城,认识他的人并不多。
两位姐姐也被他送去了乡下,否则这个时候,一旦被人认出来,城里百姓的唾沫,还不得把他给淹死。
为了隐藏行踪,刘俨随即再次进行了一番乔装打扮,混在了看热闹的人群之中。
很快被囚车押解着的刘业,在县尉林泰的亲自带队押解下,沿街出了北门来到城外的驿馆。
押送囚车的衙役,纷纷叫嚷道:“县衙办案,闲人让路,案犯指证,赃物藏匿。”
看热闹的百姓,早就知道消息,税邮被杀,一万铢钱不见了,这一万铢在穷人眼里,那可是一笔横财,足以让一家五口,过上大半辈子衣食无忧的日子。
为此听到囚车内的案犯,要去指证赃物所在之地,看热闹的百姓,纷纷跟了上去。
人群之中的刘俨,看到父亲刘业满身是血,萎靡不振的样子,顿时心如刀割,强忍着泪水的他,心中充满了愤怒。
“林泰、韩凯你们给我等着,我刘俨要不让你们家破人亡,誓不为人。”
此刻的刘俨,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头上的头发也被他拨乱,原本白净的脸庞,也被他涂上了黑灰。
跟在人群之中的刘俨,佝偻着身子,跟着囚车一路出城,来到城北外的驿馆。
刘俨在人群之中,来到驿馆外时,便看到昨日把钱沉入水中的何鸣,跟进了衙役的队伍之中。
很明显这老小子,是准备带人把钱给捞起来,然后把刘业杀人劫财一事,直接给坐实了。
而这个时候,闻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已经有上千人,拥挤的人群,评头论足,指指点点,一路来到河堤之上。
这时县衙的的游缴(相当于捕头),在囚车前对刘业假装说了些什么,便拔刀而出,扬声喊道:“就在前方十步水域,立即下去搜查。”
两名会水的差役脱下衣服,跳入水中,摸索一阵,一人冒头,兴奋的喊道:“找到一个钱袋。”
紧接着另一人也大声喊道:“吾也找到了。”
围观的人群听到果然找到钱袋子,无不是争先恐后拥了上去,想要一睹这历史时刻。
也不怪这些看热闹的人,毕竟在汉末这个枯燥乏味的时代,这样的事情,足够他们茶余饭后,闲聊上一年。
混在人群之中的刘俨,却并没有跟随人群上去看热闹,因为他知道钱袋子里装的都是石头。
此刻的刘俨,早已经占据一个有利的地形,那双如鹰一样锐利的目光,开始审视着人群之中的脸色与眼神。
刘俨之所以把钱袋子,装好石头重新放入水中,就是希望在官府打捞的时候,能够引出真正的凶手。
因为根据刘俨脑海记忆知识推算,一个人犯下这么大的杀人劫财案子凶手,只要还在城中,必然会心虚不安。
像这起驿馆杀人案子,虽然现在没有任何线索,但刘俨通过在县丞署,以及父亲刘业口中所了解的案情,基本可以推断这是一起本地人做的案。
确切的说是这起案子,应该是居住在城北的本地所为,这个人并不一定是驿卒,但必然是进出过驿馆的。
坐落在北门外的驿馆,事实上对于居住在竟陵城北的几千民众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一年下来路过,进出驿馆的百姓,怎么也得有个几百个。
有的是与驿馆有生意往来,也有歇脚住宿的,因为驿馆还兼营着客舍生意,属于流动性比较大的地方。
所以说要说有作案机会,城北的五千民众,都存在作案的机会,广义上说竟陵城两万人口,谁都有可能是凶手。
这也是案件难以侦破的原因,毕竟在完全没有人证、物证、线索的情况下。
在古代想要破获这样的案件,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绝对需要充分的布置,才有可能引诱凶手露出马脚。
蹲在一颗大树低下,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刘俨,那如鹰一般锐利的目光,快速扫过看热闹的人群,很快便有好几个神色异样的人,落入刘俨的眼中。
其中一个是老翁,神色紧张,但刘俨很快便把他排除了,因为这老翁明显是看热闹心情激动,而不是慌张。
接着刘俨又排除了几人,最后只有三个成年男子,表现的举动有些奇怪,却又无法做出合理解释。
其中一人刘俨认识,此人叫刘老实,说起来与刘俨家还有些亲戚关系。
这人就住在城北,有一辆驴车,还经常为驿馆从乡下运送一下柴火、马草,赚取一些报酬。
另外两人刘俨却没有见过,而这两人之所以引起刘俨的怀疑,而是那两人,在听到河里真的打捞起钱袋子时,便各自匆匆离开了现场。
刘俨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囚车内的父亲,虽然他可以去劫囚车,但这样做的下场,只会证实他父亲杀人劫财罪证。
其次他和父亲,还有两个姐姐就会成为逃犯。
所以这样的代价,显然是不值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