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明末之天降神兵> 第一百零三章 常来常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 常来常往(2 / 4)

急,一连派了好几拨人马出城打探,直看到皇帝车队在锦衣卫护拥下回京才算一块石头落了地,赶紧跪倒路旁迎接,等亲眼看到崇祯从神车里面探出那张兴奋的脸,招呼他们上车一起进宫,几个阁老总算脸上有了笑容,可以想见,今天皇帝一定大开眼见,兴致高昂,连跟在后面卡车上一路颠簸的,被硬拉去的几十个反对的官员,也是一脸的梦游仙境的感觉,这就很好说明神兵卫一定是给了大家天大的定心丸,事实也的确如此,进宫后皇帝破天荒不放大家走,硬是拿出了好多神兵卫送的吃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上御厨调制的各种菜肴,来了个满堂欢恩赏御宴,这次可不比以前,几个鸡蛋,加小菜什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鸡鸭鱼肉都有的那种宴席,看起来奢侈,平时一定会有几个御史刺头出来抬杠,可这次竟然没有一个说皇帝穷奢极欲的,这说明皇帝今天出行必然收获满满,信心百倍,对于百官来说,就是福,很可能以后不要再面对皇帝那张阴晴不定,苦大仇深的苦瓜脸,众多朝臣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过许多,事实上的确如此,自从天降神兵以来,除了东虏和流寇未灭,国家财政开始一天天好转,军队败报少了很多,尤其神兵卫大手笔粮食赈灾,各地折子上来说流民比往年少了很多,所有堆积的事情都能开始进行,俸禄也能按时发放,一切都在往正常的方向发展,当然除了时不时有官员为地主豪绅叫屈的状子煞风景外,所有都显示大明这艏飘摇的破船终于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机会,而对于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读书人来说,又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表演舞台,因此皇帝高兴,他们更高兴,君臣和谐,万民同乐正当时,至于明天会不会因为皇帝喝醉了上不了朝,就没人关心了,反正大家都喝多了,自崇祯登基以来君臣就没有如此开心爽快过,一个字,爽!

皇后嫔妃都得到了一份水果化妆品赏赐,那可是有钱买不到的物件,人人高兴,皇帝瞒着后宫出去一天,她们也担心了一天,如今物有所值,皆大欢喜,而崇祯内心则是打定了主意,与其天天坐在朝堂上面对啰里啰唆没完没了的腐朽,真不如带着老婆孩子去皇庄开阔视野,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如出去旅游,出去放松心情,当然这话不能对朝臣说,不然又会来一出逼宫大戏,只是内心已经知道,这皇庄天津以后恐怕会常来常往,至于那么多天下事更多的会放手让这些吃饱了没事做的朝臣去张罗,自己吗,是该享受一下悠闲一下了,没看到朕这十几年来头发已经花白了吗,都是忧心如焚逼得,现在好了,有神兵卫在,天塌不下来。

周延儒一进内阁就被委任准备明年春闱的事,他是想象往年那样一切照旧,可见了几个以前老同事之后,他感觉似乎有些草率,短短几年不见,大家都对他恭敬有加,但属于敬而远之,很少交心,他明白一定是和神兵卫有关,多方打探之下,他有些明白了,现在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皇帝本人,最大的一头在神兵卫,完全把神兵卫作为神仙一样的对待,而神兵卫推崇的是什么?不是四书五经,而是谁也瞧不起的格物致知以及各种奇技淫巧,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大臣都反对,上了不知道多少折子,奈何昏君不理,几位内阁大臣也都装作没看见,后来时间长了,大家才明白,不是皇帝和阁老慢待,而是大明根本没这个能力动神兵卫,据说人家的钢铁神车,平推都能把北京城推平,不是大明人力可为的,因此现在除了几个刺头还在不断上书要求驱除外人,绝大多数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且里面很多不经意间还改变了自己以往的认知,更有甚者已经把神兵卫当成定海神针般的神仙对待,比如卢象升杨廷麟曹变蛟等人,就连一向与卢孙等人不大合拍的杨嗣昌也改弦更张,学习神兵卫的知识,那他们这些不做事混饭吃的就更加需要迎合圣意,多和神兵来往了,所以在周延儒看来,明年的大比,多少一定要增加些歪门邪道的东西,才能符合皇帝的心意,他悄悄和首辅薛国观一商量,首辅大人马上满眼含笑点点头,这周延儒毕竟是状元出身,头脑灵光,皇帝把这差事交给他算是没看错,作为东林党首脑人物,能有这点认识很重要,省的把大量精力花在朝堂党争上。

于是薛国观说道“玉绳二度复出能体察圣意甚是可喜,如今不比以前,朝廷诸事一半仰仗神兵卫诸公,无论是剿寇拒东虏还是赈济灾民,后面都是神兵卫在一力承担,你我交往经年,自然是有一说一,若没有天降神兵,大明风雨飘摇,哪有今天你我坐在这里谈天论地的功夫?你别看每天都有官员弹劾神兵之事,事实上在百官心中都明白,有神兵卫在就是我大明的定海神针,他们所带来的精良器械,未见识过的技艺,天量的武器粮食等,皆是我大明所未有的,皇上所以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并非心血来潮,乃是形势所迫,杨相和平辽伯他们也是看到了大明真正的希望才会潜心学习,意图师其之长,攻己之短,薛某只是公务缠身,否则也当效文弱建斗等去探讨一番,徐阁老过世早,若是他在这肯定早就拜在神兵门下,去官罢职在所不惜,而此次春闱,皇上格外看重,皇上尝说徐阁老在就好了,那毕懋康宋应星被神兵看重,却一直未被我朝重视,甚为可惜,南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