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鞑靼,就够让大魏焦头烂额了,如今又来了一个瓦剌,皇帝肯定又要犯头风病了。
“你就跟我说……父亲这次出征危不危险……是不是像母亲信上说的那样,很快就可以打赢回京?”
云荞问得都有些心虚了,她也知道打仗哪里能那么容易,可是……私心里,她还是希望所有的战争都能速战速决,让继父可以早点回家和母亲团聚。
“瓦剌直取雁门关,应该是有备而来,想要速战速决只怕不容易。”谢景元并不想盲目的安慰云荞,只就事论事道:“但是雁门关易守难攻,瓦剌想要攻克,也并非易事,还要看他们后续打算怎么进攻。”
谢景元说完,只顿了顿,又继续道:“不过……这些年大魏在北境的边防一直都算不松懈,他们想要找薄弱的地方大举入侵,也并非易事,所以这仗就算没那么快打完,但也不至于一开始就出师不利,于大魏来说,还是有较多胜算的。”
云荞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但她能确认的一点就是,这场仗应该没有那么快能打完了。
一想到在京城焦急等待着继父得胜归来的母亲,云荞心中就十分担忧。
之前谢景元平土司之乱,不过走了一个多月,她就日日不得安睡,现在继父这一去,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京,母亲和老太太定然是日日悬心了。
瞧见云荞的神色还是带着几分焦虑,谢景元只伸手将人搂在了怀中,小声安慰道:“你放心,父亲十四岁就上了战场,十七岁平鞑靼之乱,是威名远扬的大魏战神,那些鞑靼人,便是听见他的名字,腿肚子都要发抖的。”
男人好像都是这样的,明明那么危险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就全然没有任何值的害怕的地方,反而越发的激起了他们的热血。
云荞点了点头,不在京城,她也没办法当面安慰徐氏,便想着一会儿写一封信回去。
她这里正打算磨墨回信,却听外头福安进来传话,说张先生前来求见王爷。
******
谢景元让张睿去打探那个画匠的消息,已过去了好几日了。
张睿此次前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云荞知道他们要说正事,便打算先回春晖堂去,谢景元却让她留了下来。
当日买画、包括进眠月堂后罩房看画,云荞都在场,这件事情没有必要瞒着她。
张睿进门,就看见王爷的小王妃正在碾墨。
红袖添香,王爷可真是好福气,王妃磨出来的墨一定都是香的。
只是……王爷和王妃这样恩爱,有没有想过他这中年单身老男人的心情啊!
“张先生可是有了那画匠的消息?”谢景元只开口问道,全然没有对部下表示出丝毫的同情心。
张睿已收起了心中的小郁闷,正色开口道:“属下倒是已经打探出了王爷要找的那个人的身份……”张睿说着,抬起头看了谢景元一眼,还不等他眸中多出几分期盼的神色,只继续道:“只是那个人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消息了,如今是死是活,也没有人知道了。”
就连云荞都被张睿的话勾起了一丝兴趣,只停下了碾墨的动作,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大概在三十多年前,益州有一家叫妙品阁的古玩字画店,经常会卖一些名人字画出来,从这个店中,便流传出了宋昕和韩彦的两幅作品。
就连当时的品鉴名家周子雅先生,都分辨不出真假来,后来经妙品阁的老板透露,才知道原来在益州有一个叫宋池非的书生,据说祖上是个宋昕同宗的,极善书画,因在科举中毫无建树,便一心研究画技。
只可惜那时候益州穷困,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谁会去买一个没名没姓的穷书生的画呢?宋家穷到了连饭都没得吃、连笔墨画纸都买不起,实在没有办法,宋池非就答应了妙品阁的老板,帮他仿冒一些名人字画。
其中便有了宋昕和韩彦的那两幅作品。
谁知道这赝品一卖出去,便惊动了众位品鉴大师,因为连他们都分不清赝品和真迹了。
宋池非一举成名,得了不少银子,但宋家始终认为这不是什么正当营生,因此便不允许他再继续画下去,只让他上京赶考去了。
云荞听的津津有味,忽然见张睿不说了,只好奇开口问道:“他去了京城,那他最后高中了没有?”
这个人既然画技超群,想来也应该是个有识之士,说不定能考上举人。
张睿摇了摇头,心情又有些郁闷了,小王妃的外祖是徐家,那是一门三兄弟,父子两探花的门第,对于小王妃来说,肯定认为考科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她哪里知道,这天下有多少人,也都是几十年的寒窗、饱读诗书,却连贡院的大门都摸不到。
就比如他……
见张睿表情纠结,谢景元只继续问道:“后来呢?这个人怎么样了?”
“后来就没有这个人的任何消息了。”张睿叹了一口气,这才正色说道:“他是先帝鸿泰二十二年进的京,鸿泰二十三年有一场乡试,据他家人所说,当时他并没有中举,所以就逗留在了京城,可是到鸿泰二十四年的时候,他益州的家人就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