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有什么底气的。
这元宵才刚刚过去,很多的臣子本来还是有着一些好心情的。新春佳节才算完全过去,要投入到工作当中,要进一步的去向上爬,或者是想着要施展自己的一些抱负等等。
可是现在倒好,直接被英示皇帝来了一个下马威,看起来大明朝的权力结构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
皇权依然是至高无上的,这一点也是无可置疑的一些事情。想要从皇帝手里的刀更多的权力,这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说,这些文臣想要得到更多的权力,务实一点的想法就不是从皇帝手里争取权力、限制皇权,而是将一直在他们脑袋上作威作福的武勋集团稍微的削弱一点就好。
可惜这样的事情对于不少文臣来说,他们现在也就是想一想而已,他们现在可没有办法、没有地位去争取更多。
朱允煐坚决不认一些事情,哪怕很多人可能也对于一些事情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这个时候就是坚决不认,其他人自然也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这不是什么难得湖涂,单纯的就是皇权至高无上,其他人只能想着一些办法稍微的‘恶心’一下朱允煐,而没办法实质上的给英示皇帝带来一些影响。
这一次的早晨看起来气氛也是稍微的有些沉闷,大概是英示皇帝的无赖让不少人心塞吧。
只是他们就算心塞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还是继续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皇帝的很多决策,这些人也就不要多想去干涉了。这甚至不只是朝政上的事情,甚至包括皇帝的生活。
大明朝的皇帝可不是臣子的提线木偶,大明朝的皇帝对于臣子的意见,现在看起来也是可以做到置之不理的,臣子的任务就是办好皇帝交代好的事情就行。
常茂也觉得自己松了口气,他现在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了,因为皇帝就这么轻松的化解了一些事情了,完全就不需要他这个滚刀肉出面将朝堂上搅和成一团浑水。
其他人可能是心塞,但是常茂不在意,甚至还是有着那么一些骄傲和得意的。
皇帝要是没有大权在握,显然也就不会看起来这么有恃无恐了,这就是皇帝独断乾行的侧面印证而已。
有些事情就这么被朱允煐轻松的化解了,虽然稍微无赖了一点,只不过效果很好耶就足够了。朱允煐也不在乎那些细节,他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
还是继续讨论一些政事吧,新的一年开始了,还是有着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好,朱允煐的雄心壮志还在继续。他可不是什么空想家,他需要的是将自己描绘的美好蓝图一一实现,这才是他想要做好的事情。
早朝还算是顺利的结束了,朱允煐整体上来说也是比较满意的,群臣们的状态看起来也不错,这是做好了继续呕心沥血做好臣子本分的准备了。
对于这样的好现象,朱允煐自然是非常乐意支持的,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一个样子,哪怕他自认为勤政、还算英明,可是也没办法做到一个人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早朝结束后,朱允煐将常茂和李景隆叫到了武英殿,他自然还是有着一些事情是需要交代的,有些事情也是有些迫在眉睫了。
比如说羽林孤儿改为羽林卫这件事情,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就是做出了决策,也是在有序的进行着。但是这显然也是不够的,因为现在虽然才是正月,但是羽林卫也是需要准备开拔的事情了。
在高丽那边,虽然在整个冬天几乎是没有太大的战事,大明朝的天军看起来也是比较谨慎的,没有在苦寒的气候下大举进攻,他们现在只是固守防线,绝对不能丢失已经打下来的城池、土地。
而高丽那边自然也是无比头疼的,求和之类的事情虽然也是偶有提及,但是大明朝看起来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意思,也根本没有打算和李成桂、李芳远父子谈和。
既然要开始准备着在高丽封王,不说毕其功于一役,那也应该是有序推进,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更不存在为了所谓的虚名就裹足不前,那绝对不是朱允煐的性格。
听着李景隆的汇报,朱允煐心情不错,“看起来羽林卫整合比较好了,这一趟表兄也是要准备着,这一趟灭国之战,必然是有大功之臣。”
对于朱允煐这么一个说法,李景隆自然也是比较认可的,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人的共识了。
高丽虽然看似不够大,但是这片土地千百年来也确实有着政权在延续,也一直在传承,想要完全打下来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李景隆这个时候也连忙说道,“臣也一直在收集军情,此番战事,多有一些勋贵之佼佼者脱颖而出。”
对于李景隆这个回答,朱允煐自然很满意,“那自然是好事,勋贵到底是要重视些。只是也莫要寒了其他将士的心,他们也都是于国有功。”
李景隆自然也都明白这些道理,武勋集团的利益当然需要重视,这是皇帝掌控军权的重要工具,这也是和文官集团抗衡的重要砝码,自然不能看着武勋式微,这也是需要英示皇帝不断扶植的。
除了这些武勋需要重视和扶植,但是在战场上都是刀口舔血,很多出身卑微的将士也可以凭借着军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