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王朗乃是被世人称之为关西孔子的杨震弟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
这般行为让其赚取了偌大的名声,现在在家,已经算是东海郡士人当中的代表人物了!
尤其是那弘农杨氏,估计也算是如今唯一能够和汝南袁氏抗衡的士族了!
而且那杨震虽然早死,但是他的儿子杨赐早年做过天子刘宏的老师,算是士人当中难得的深受刘宏的信任之辈了。
所以这王朗既然是杨氏的学生,这背景就很硬了!
此刻,王氏家中济济一堂,郯县各家的士人们都聚集在王朗家中,谈论的话题当然就是马上就要到达的新任太守郑小明。
“天子昏庸,居然把郑小明这个攀附外戚宦官的奸佞派到我们东海为太守,怕是我们东海百姓就要遭殃了!”
“不如我等一起出面,驱逐这个郑小明如何?”
“不妥,绝对不妥。那郑小明攀附外戚宦官,深得天子信任。他还没有上任,就被我们驱逐,必然会惹得天子大怒。到时候,我们东海怕是就要遭殃了!”
诸人纷纷攘攘的商议对付郑小明的态度,说了半天也都没人能够拿定主意。
最后诸人的目光都望向上首的王朗王景兴,等待着王朗拿主意。
王朗闭目不语,心中沉吟盘算。名声大了,虽然好处多,但是坏处也不少。
就比如现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等他拿主意。
可是他却知道那个郑小明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
郑小明不仅是攀附宦官外戚那么简单,普通攀附宦官外戚的幸进之辈,不过都是一些没有根基的贫寒子弟而已。
比如天子刘宏所立的鸿都门学出身,被委以高位的那些人,这些人没有根脚,手下没有可用人才,很容易就能对付。
但是郑小明不同,人家出身南阳郑氏,南阳郑氏虽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族,但是不要忘记了郑小明还是阴氏的女婿。
阴氏乃是国家旧姓,虽然早已经不是失事,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人家是有家学传承,家族子弟当中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这就说明,郑小明手下有人可用……这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
如今的文化知识,都垄断在士族手中。
普通的没有家世之辈,就连读书认字都做不到。
更不要说,各种如何处理政事之类的学问,经验,这些更都是传承在那些世家手中。
这才是这些世家士族们自傲,并且能够拿捏其他人的手段!
就连天子都对他们无可奈何!哪怕就算党锢,终究还是需要这些士族合作才能治国。
然而现在,他们这一套对郑小明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郑小明自己手下有足够的人手,能够搭建起行政班底,再加上郑小明手中握着枪杆子,强行对抗,怕是对他们这些人更加不利!
所以王朗思之再三,终于开口,道:“太守乃是一郡之主,我等如何能做忤逆之事?明日太守既然来上任,我等当然还是要出去迎接一下那位太守!”
当世还残留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分封意识,视郡如国,因此太守也被看做成国君,太守的衙门甚至都被人称之为郡朝。也就是郡中的朝廷!
所以将郡太守当成了国主一般的侍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和后世那知府不一样了,知府只是你上级,没有效忠的必要。但是这般时代,却有效忠太守的伦理!
当然,这也只是从伦理上来说。
虽然很多时候,伦理都是用来破坏的!
王朗这般说了,许多东海士人都不服,但是却也不好直接反驳。总不能让人觉着自己是个无君无父,不忠不义之徒吧?
再加上郑小明这个新任太守确实来势汹汹,就连王朗这个东海士人的首领都不打算搞对抗。他们这些人心中就已经怯了,再不敢说些什么。
相比王朗这些东海士人对于郑小明的到来非常不满,却只有捏着鼻子认了不同。
那郯县糜家得知郑小明的到来,却是相当的欢欣鼓舞。
郯县糜家……没错,就是那个糜竺,糜芳的糜家。
糜家乃是东海豪富,也是天下间最有名的豪商巨贾之一。
据说其先祖经营垦殖,家资巨亿,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之多……然而实际上糜家的钱财要比传说当中要更加的多。
因为人家糜家的钱,可不是单靠垦殖种地经营来的。东海郡这地方,单单听名字就能够知道此地靠海……如今这个时代,海岸线和后世不多。
后世是又经过了将近两千年,黄河沉积的泥沙将海平面又向前推进了几十上百里。
所以,这个时候的东海郡是靠海的。那么靠海的糜家是如何经营的,恐怕就不用多想了吧?
没错,人家还经营海贸!
所以这糜家说是富可敌国夸张了一点,但是那资产之多,超乎他人想象。
然而糜家财产虽然多,却并非是士族,家中世代并没有人做官。
这就导致了很大一个问题,那就是糜家没有官场上的保护伞,因此只能变成其他人的韭菜,被人一轮一轮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