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练和球员的关系都是那种相对比较高冷的。
卢林虽然不全赞同,但多少还是听进去的。
他也是球员过来的,很能体会其中的因果关系。
他也亲眼见过,比如曾经的戴指导和袁指导就是极为分明的区别。
戴指导是能和球员亲近,训练时严格,但私下能打成一片的那种。对球员的人情处理上,很多时候都会考虑的很多很多。
可以说,包括他这个当时的边缘人物,都能感受到戴指导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种教练受球员爱戴,但爱戴归爱戴,球员们会不会因为教练的人情和某些不算“放纵”的放纵产生不利于球队的影响呢?
事实证明,很难不受影响。
而袁指导,则是里外、前后极为严苛、冷酷,冷酷到冷漠的人,和队员们从不讲感情、情面。
他们男排在那个时候时常去给女排做陪练,从女排姑娘们私下聊的,以及他们所见的就不难看出。
姑娘们对袁指导,尊、敬,但没有那种看待自家长辈的亲、近,如果是一个人,那可以说是偶然或是个人原因,如果普遍都是,那很能说明问题了。
最终,戴指导引咎辞职,甚至帮有些球员背了个黑锅,暗然退去。
而袁指导,一路直上青云。
两位指导的境遇天差地别,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不好说。
但球队和荣誉,需要靠球员来打出来,而球员是教练训练出来,带出来,甚至说是规范和约束出来的。
因为和球员的关系,有时顾忌,有时不忍,在某些时候很容易滋生一些问题是肯定的。
不是天生凉薄的人,很难在考虑问题时不顾忌情感,这是人的天性。
既然难以避免,那不如从头就割舍开。
林幕和魏潇以及当时的巩成,是个例外,他是在以老师的身份和他们相处,教他们打球,因此没去考虑太多,自然而然的随心而走。
但自从,正式从老师变教练开始,他有了不靠太近的决定。
后来的这些球员,他都没靠太近,私下生活什么的,更是没多少关注过。
当然,林幕在其中做了不少工作这才有了现在和谐的球员团队风貌。可林幕的举动,何尝没有他的一些示意。
但让他亲自去融入其中,他不可能去。
然而,再靠的远,再不刻意,相处了时间,怎能毫无记挂。
为球员离开的不辞而别而痛心,为球员的成绩和技术、心态的成长进步而欣喜,也为苦训苦练,依然不放弃,但效果寥寥的孩子而遗憾、揪心。
周庭就是这样一个最让他遗憾的学生。
话不多,沉稳,即便是刻意学的沉稳,但学久了,也学会了。
天赋不好,别人一遍会,他甚至要十遍才基本合格。别人一个周期的体能训练就能看到体质素质的有利成长,他几乎肉眼不可见。
然而,依然在踏实的训练,人也踏实,没有浮躁,没有不甘心的怨天尤地。
能有现在这般在全国U17的舞台依然能打的实力,靠的是真正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训练。
而且,据他所知,这些孩子中,文化课成绩除了林幕以外,最好的就是这个周庭。
如此这般的一个实在孩子,怎么让他不遗憾!?
天赋决定了很多,但天赋就一定能决定所有吗?
虽然说排球不是人生中的唯一目标,不打排球了也没什么,按他的努力心态,好好学习,也同样是个好的选择,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学习的选择可能更好。
但是,他知道的,他也能看出来,周庭有对排球的喜欢,有对用排球打出期望的心愿。
传承、传序,是不是必须要所谓的天赋球员来支撑呢?如果一定是这样,还是行之有效的传序吗?
当然,一点没天赋的肯定不可能,路多的是,不是体育一条。
但那些天赋有一些,但不优秀。可他愿意打、愿意拼的人,就不该在其中吗?
是不是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以及传承体系,把这些人真正的纳入其中,否则,传承的意义何在?
“哔~”
场中的哨响打破了卢林的思索。
比赛已经结束,甚至最后一个球,他都没能注意看是怎么完成的。
不过,此时他暂时不想去想,心里萌生的想法出来了,就无法遏制。
正此时,李教练走到了卢林的身边。
看到李教练,卢林突然脑子一转,轻声道:“李哥,有个事和你商量下!”
“有什么事你决定,我帮你做些辅助就行!”
李教练没有看卢林,他正看着一窝蜂冲向场内的孩子们,脸上带着喜色,随口的就应了一句。
不过,当他一转头看过来时,从卢林的眼里看出了些请求,他瞬间就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