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传球时的那种一切尽在我手的十足满足感瞬间就少了大半,不过,也还可以了。
至少能打的不错,相信李峰能打的好!
他的相信没错,李峰的扣球除了调整后,发力稍微别扭一点,很难再做些精细的变化外,其他没什么影响。
而且,李峰本身就不是一个会多少临机变化的人,他练了那么久也是效果寥寥。
说起来有些悖论,能观察球调整出手姿势和动作,怎么就不能临机根据自己和对方的情况做些调整呢。
无非同样是观察、判断以及做出动作的过程罢了。
可说到底,还是一个反应到协调的问题,也是留给你反应到动作的时间问题。
这个过程一般都是极短的时间,通常都不可能有超过1秒。
很多体育项目中都有这样需要反应的东西。
随着体育越来越深入,科学技术和体育不断的接轨融合,现在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层出不穷,很多训练所取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不是没有后天训练反应的训练项目。
可有些时候,真的需要些天赋。
排球场上,横向传球,不管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就算最大的距离,按照一般不传特别慢的那种,他所要用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秒。
因此,留给你判断加做出动作的时间也只有这不到1秒。
当然,默契和配合巧妙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
比如李峰和蒋立这一次,就是提前做出的动作,一般打的巧妙的快攻都是提前做出动作的,考验的是技术和默契。
其在反应判断素质上的要求并不那么高,但临机一下呢?那就不是这些了。
在球到来,看对方防守,分析判断之后做出最合适的处理球决定,再到付诸行动,这是攻手一次进攻的全过程。
而这一整串的过程,就只在球来到,你出手的短短时间之内。
反应跟不上意识,脑子跟不上反应,动作又跟不上脑子,这就是普通和优秀,优秀和顶尖之间最大的差距所在。
这也就是灵性这一点上的天赋所在。
是否有极限,极限在哪儿,或许人们都说不清楚,人定胜天是一种说法,相信努力就有收获也是正确的对待方式。
体育竞技的极限本就是一次次的被打破的。
然而,现实一点说,难道不可以是,那些个人打破极限,项目打破极限的发生,其本身就没有达到极限?
所有训练和比赛的极限推进,是不是就是在一次次的走向你本该有的极限。
甚至包括一些训练和技战术的规范引导,是不是同样在探查着你的极限?
场边,
随着李峰这一次扣球不出他所预料的杀透了网前,干脆的拿分后,卢林从教练椅上重新站到了场边。
比分已经是24:17,胜利在望,但他之所以站回来,可不是为了迎接胜利,迎接比赛结束的。
一个球的过程,林幕的快反应、高难度救球,蒋立的不擅长,但依然算不错的传球,李峰的勉励调整配合扣球,把很多东西都更一步清晰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关于天赋和极限,以及战术和天赋之间的问题,再次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场上攻击犀利、强势,防守也同样优秀的林幕,无疑是有天赋的那一类,他的极限在哪儿,不好说,在身体素质没到一定程度之前,至少他现在还看不到极限。
而蒋立,这个小孩,无疑也有天赋,可能不会像林幕这般能全面发展,但基本大差不差。
罗一鸣也可以,虽然还是标准的业余,李教练提出的事,目前差了些根基,但可以练,可以努力去弥补。他能同意给锻炼的机会,自然是考虑了这些。
至于李峰和周庭,李峰强在身体素质,但反应和意识素质要差点,属于稍次,而周庭则属于身体素质天赋上的根本差距了。
这一细分,似乎就分出了几个档次。
而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档次,决定了他们现在的境遇。
林幕,蓬蠡队队长,几次比赛绝对的攻防核心,即将进入省队,而且,起步的位置已经基本确定,不可能是边缘角色。
蒋立,同样是业余进省队一步登天,进攻天赋好,反应也好,训练态度同样好,成长性看起来就是很好的那一类。
但终归稍差,年龄也小,不论是技术还是心理素质上都不太稳定。
这也是他有意进一步打磨的原因。
李峰则因为有所限,目前只是预定进的省青队,未来如何,现在也不好判断,但估计,从个体看,上限不会太高。至少,想成为那种顶尖的运动员的可能非常小了。
而,周庭…
蓬蠡队这一批学生,卢林其实对大多人的感情都不算深。
记得一名老前辈和他说过,一名教练,特别是职业教练,不该对球员付诸太多的感情,别深入、别融入,否则会很不利于你工作的开展。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