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试锋> 第四百六十六章 辅臣王应熊罢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六章 辅臣王应熊罢官(1 / 3)

而建虏呢?

高度组织化,没有前朝等的抱负,人事都是新兴任命,保持着勃勃生机。

军事上,常年征战,全是上过沙场的老兵精锐,脱胎于卫所小旗、总旗等旗军的建虏八旗,军民合一,全民皆兵,不需要军费,青壮百姓兵器盔甲自备,事关自己性命,哪有什么劣甲劣刀?

一个小,而高组织的建虏,一个大,却犹如一盘散沙的大明王朝。

大明不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再加上天灾人祸,党争掣肘,官员腐败,只会让建虏慢慢蚕食大明,并不断壮大自己。

而孙公筑城推进之法,也不是随便想出来的,那是有历史根据参考的。大宋和西夏之战后期,宋军就是靠层层筑城推进,击败西夏军队的。野战打不过人家,不筑城怎么办?

……

杜应芳走出了周大虎的房间,头有些昏,一下子接受的信息量有点大。

他觉着好想自己跳进了火坑。

他从现在感觉到了自己这个东家的不按常规。

自己的东家有时觉着很谨慎、低调,但有时候很是胆大,甚至妄为。给人感觉让人猜不透。

如今,竟然要触碰钦定逆案,这让杜应芳很是害怕担心。

走吗?离开周大虎回乡清闲而过日子?这倒是一条自己的出路。

可是他不甘心。放眼天下将领,能入他眼的,几乎没有,他杜应芳还是一个心系家国的人。

不少的人都看出大明王朝已经日暮西山、大厦将倾,大明之路几乎一眼就望到了尽头。

作为对大明有深厚感情的人,碰上了一个有能力诛兵安民的良将,他想救一救已经病得不轻的大明,哪怕救不回来,但他至少也努力过。

是啊,大明都已经成这种模样了,自己还计较自己东主用哪个阉党有意思吗?自己又不愿意在朝为官,又何必计较这些声名呢?

边走边打开自己心结的杜应芳,突然觉得,阉党也不是不可接受。

他想为自己、为大众百姓做一些事。

杜应芳越想念头越通透,身上也轻松了许多。

同时他也知道了自己这一位年轻的东主想法,在这乱世之中,以力破万法。

……

京师。

八月中旬。

午门之东。

紫禁城文渊阁内阁值房。

文渊阁初仅五间,崇祯时改为七间,为内阁辅臣分票之处。中间一间上供孔圣人画像,传说是宣德朝所出也。近窗东西,列二长凳。诸辅臣进揖孔圣人后,以次对坐,中置长桌,凡分本及分票完,首辅和诸辅参酌于此坐。

今年,内阁发生了变化。次辅吴宗达已经与五月致士。

七月二十六日,少詹事文震孟、刑部侍郎张至发二人,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

宣大等处又打了一个胜仗,但大家都高兴不起来。他们这些可以知道内幕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形势并没有那么乐观。

今年的大捷,和去年的大捷如出一辙,都是接连失败,后来有了周大虎的带部加入,才开始好转。一次是巧合,二次就说明了问题。

更重要的是,周大虎所带的部伍全是家丁和他自己招练的乡勇,不是官兵,不拿朝廷军饷,也就是说这是私兵,不受朝廷调迁。

皇上要内阁议功加封。各镇总兵和京营,都没有实缺,现在只能加封一个团练总兵官,让其磨砺一下练兵,也是很好,毕竟太年轻吗。

当然皇上也是有这个意思,明里暗里都是有所暗示,这也好办。

但是看看军功首级赏银,近两千颗首级,数万临阵夺回人口功,一颗五十两,两口人按一首级功五十两,算一算,又是二十万两赏银。

温体仁看着这个数据,心里直骂周大虎这小子奸诈,这是不要朝廷官职,只要钱粮,朝廷却不得不用其人。这是在薅朝廷的羊毛啊。不过这个羊毛薅的是理直气壮,谁也说不上什么。

根据宣大总督杨嗣昌的上疏报告,周大虎将自己获得大量的军功赏银,都投入了自己世袭的卫所之中大修水利,用于屯田,听说已经花费了上万两银子,但是还在投入。

这个意外消息,让诸位阁臣很是惊讶和惊愕,觉着不可思议。要不是这是一位朝廷的重臣的上疏,大家绝对不会相信这一说事。

想到这里,温体仁对屋内几位辅臣道,“诸位,按照皇上的意思,军功加封周大虎为中军都督府佥事(河南都指挥使司属于中军都督府),团练总兵官,授骠骑将军,兼管河南河北路参将事,并赐二品飞鱼服,玉带,金币、银币,以及一些绫罗绸缎。”

几位辅臣虽然觉着周大虎还是太年轻,但是人家是靠实打实的军功升上来的,朝廷规定就是如此,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

因漕运凤阳总督杨一鹏之事预泄诏旨,被范淑泰参劾,已经上疏辞官,等待批准的王应熊,这次可能就是他最后一次内阁之事了,更是感慨良多,不由说道,“朝廷还是格局小了,团练总兵官还是不如总镇一方好,如此大将,练兵有些浪费了。”

崇祯八年二十四日,辅臣王应熊请辞罢官,上谕:准!

温体仁一听此话,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