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一百二十章 胜利之饮(五)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 胜利之饮(五) -(1 / 2)

听到军乐队的鼓声,正在海边散步的乔治安娜和法尔荣连忙闪到了一边去,给行进中的队伍让路。

一开始这些掷弹兵没有认出她来,后来有人发现了她,便对她吹起了口哨。

她干巴巴得露出了一个扭曲的笑容,并没有招手。

其实相比起军乐,乔治安娜更喜欢神性的巴赫,只是军鼓奏响的节奏确实很适合行军。

她和法尔荣一起目送着这些也要上场“表演”的士兵,其实拿破仑并不是只忙着处理炮兵阵地,他还参观了运输舰,让物资堆放得更加科学合理,以便能装更多东西。

这算是去埃及的学者们的切身经历,当时那些文物被随意码放,导致他们睡的地方无比狭小。

怎么说呢,如果波拿巴真的打算率领一支军队登陆英国,也需要携带尽可能多的物资,避免自己后路被切断后没有补给。

当然也有可能是随时可以打包,将大军营转移到德意志地区。腓德烈大帝说过,英国人就像是拿着钱袋子挨个敲门。实践证明在国王、主教和富豪这三个人当中,有相当多士兵会选择金币和富豪。

然而现在富豪的钱包有点瘪了,关键是支持军费开支的所得税现在被迫叫停。

其实纺织业对英国的发展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产品:钢铁、有机化学、电力,没有哪一样跟得上,甚至于在其他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厂主们因为成本的问题,并不打算对设备进行更换,他们太仰仗“无形的手”了。

可以说英国并不一定“成”在纺织业,却一定“败”在纺织业。除了纺织业之外英国还有别的工业,比如说玻璃,修建水晶宫的就是用的它。

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透明度极高的玻璃可是奢侈品,虽然它是水晶杯的仿制品,可是价格几乎相差无几,甚至有的制造技艺复杂的玻璃价格比水晶的还要昂贵。

虽然威尼斯人将制作玻璃的工匠都限制在了一个岛上,却还是有一个玻璃匠人来到了英格兰,有一个叫维切利尼的匠人在伦敦开了一家玻璃工场,并且获得了一份专售许可证,到了17世纪时英国工匠也能做得非常像模像样了,包括制作搞品质的平板玻璃、厚玻璃以及镜子。

在皇家玻璃厂呆过一段时间的菲涅尔曾经想过用英国的玻璃制造他想要的那种棱镜,熟悉玻璃的老师傅告诉他,英国的玻璃是用铅做成的,尽管无色,却充满了杂质,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做光学实验确实不可以用普通的玻璃,艾萨克·牛顿爵士用棱镜将白光分散成多种颜色的可见光,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菲涅尔的研究则是属于光的偏振现象……

用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菲涅尔需要纯度更高的玻璃,然后他就发现了博洛尼亚石这个矿物。

博洛尼亚石是一种致密的银白色石料,由意大利炼金术士卡斯卡里奥洛在1603年的时候在博洛尼亚附近的帕代诺山上发现的,他利用这种石头合成了一种物质,将它白天曝光于太阳之下,夜晚可以发光,一开始人们以为那就是传说中能将贱金属变为黄金的点金石。

尼克·勒梅是在巴黎制造出贤者之石的,为了验证卡斯卡里奥洛是不是真的炼成了点金石,“很多”炼金术士对博洛尼亚石进行了实验,然后有人发现用它炼制的玻璃比铅制造的玻璃更加纯净,也就是它是一种比铅更贵重的物质,间接验证了它就是传说中的点金石。

不老药找着了,当然有人会吞服了,铅吃了肯定要中毒,博洛尼亚石吃了却没事,但是也没有那种长生不老的效果,然后这个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经过法国大革命,能“幸存”下来的炼金术笔记屈指可数,即便没有经历大革命,炼金术士的笔记也是非常稀有的。

菲涅尔的老家在诺曼底,他的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梅里美家族的成员,菲涅尔的表兄莱翁诺·梅里美经常在英法两国跑,替菲涅尔跑腿买书。

这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在理论和表达方面并不擅长。而英国那边则有一个叫托马斯·杨的天才,他在21岁时就已经完成了关于眼睛的调节机理的论文,成为了皇家学会的会员,并且已经是得过格丁根大学的医学博士,他也在研究光的偏振。

艾萨克·牛顿是这个时代公认的权威,至少在量子物理出现之前,他的经典力学是公认的。但是菲涅尔和托马斯·杨都在试图推翻牛顿在光学方面的论著,因为牛顿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他们都认为光与声波一样都是波,1801年托马斯·杨还进行了双缝干涉实验,对光的性质进行了论证。

菲涅尔这次回诺曼底并不只是为了玩,或者说应酬是件让他感到是件极其痛苦的事,但他有研究金费了,可以不用容易生锈的铁,用银和黄铜来做狭缝、测微仪这些机械器材。其实巴黎也可以做,不过他不是跟着特纳他们来了么?

法尔荣认识不少匠师,他们其中一些人还制作了拉瓦锡的实验器材,菲涅尔不知道他的研究成果可以带来多大的收入,按照法尔荣的估算,英国玻璃每年利润可达630000磅,这是利润,不是总销量。英国每年还要对玻璃原材料收税,棉花一个字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