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明末自由行> 第 686 章 第684章.大明朝廷的财政危机。(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86 章 第684章.大明朝廷的财政危机。(二)(1 / 3)

“什么关系?这不是襄阳他们内部的事吗?”

“皇上你不清楚,现在这些银元已经流入了我们大明内部,而且还在不断的蔓延!”

“为什么?难道我们大明的银子不管用?”

“皇上,首先它使用方便,不需要担心成色问题和重量问题,一块银元就是一两银子;其次它的做工非常精美,这些银元许多人家拿到之后都只进不出,收藏了起来。这么一来,我们大明境内的银子就会越来越少,最后都要被这些银元替代!说心里话,我们大明户部所管辖的货币就要被襄阳控制;还有第3条,襄阳在这个过程中间赚钱了,而且还赚的不少!”

“这也能赚钱?”

“当我们大明的商人把银子流入襄阳购买东西的时候,必须要拿出银子来,你说对不对?”

崇祯点了点头!

“但是襄阳有一套非常严密的对银子鉴别的方法,他们收进去的银子都是折合成足银,挤干了杂质,而且分量也不会短缺。可是这些银元的重量只有九钱五,我现在还不知道襄阳总共发行了多少银元,按照襄阳的制作能力来说,这些银元的制作成本是很低的,它的毛利就有半成,1,000万两银子就有50万两利润。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可不是仅仅我们大明朝财政的收入,七八个1,000万两都不止,你说说看他们能赚多少?”

崇祯倒抽了一口冷气,襄阳仅仅这么一个动作,就拿去了大明整个全年财政收入还要多。

“李侍问,襄阳这是在扣斤压两,这是诈骗!”

李侍问摇了摇头:“皇上有些道理你可能还不明白,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只不过是货币的一个象征,它只代表了一个身价。许多事情约定俗成了以后,大家都会按这个办。你说我们□□皇帝当初印的大明宝钞,只不过是一张纸,上面印了个数字就代表银子,一开始也不是在市面上流通了吗?”

“李侍问,大明宝钞现在不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吗?现在都被人当成了笑柄!”

“那是因为:第一,这个宝钞印的很粗糙,民间有许多人可以仿制,老百姓对这个东西就开始抵制,随后就越来越不值钱;第2个原因,我们朝廷光把它印出来发出去,然后就不管了,以为这就是钱,那是行不通的。这些宝钞的身后必须要有同等价值的银子或者货物作为保证,作为抵押!可我们大明现在是什么情况?是舌头添不着鼻子!户部的库房里什么都没有,那么它当然就越来越不值钱了。当人们把宝钞向银庄进行兑换银子的时候,银庄是不会兑的,也不会认它的价值,这就造成了大明宝钞越来越不值钱。这不是你下一道圣旨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靠实力!”

“那襄阳怎么可以呢?”

“襄阳不同,第一,它确实是银子,而且是足银,这是不容怀疑的!虽然分量不足,但是它做工精美。刚才我虽然说了它可能成本很底,可是谁都仿不出来,那么他说一两就是一两,谁都没办法质疑!”

“那么我们大明工部也这么做,这个钱不能让襄阳赚,我们大明的银子我们自己赚!”

李侍问苦笑了一下:“皇上,要做到这么精致,我们工部做不出来!而且要做的重量分毫不差,靠铸造是不行的,必须要用襄阳同样的方法!我已经跟工部探讨过了,他们向我摊了摊手,让我另请高明,这就是现实!我们发行出去的银子是要市面上承认的,如果市面上不承认,那就是失败!还有一点皇上你可能不清楚,能够充当货币用的,只说明这样东西在世上本身就非常的稀少,襄阳除了用银子制作银元之外,他们用毫子做的材料我估计成本更低,只不过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材料,所以襄阳赚的钱要比我们刚才所预想的还要翻几个倍!”

崇祯听的有些抓狂了:“李侍问,你这么对我说是几个意思?”

“皇上,臣没有其他的意思。刚才臣在来的路上想了一遍,臣这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能够动脑筋的地方都动过了。现在到了年底,不光是官员的薪俸发不出,我们朝廷正常运转也要银子,你难道也让朝廷关门吗?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李自成在中原闹得这么厉害,如果要派兵去镇压,那么增加出来的军饷从哪里来?”

边上的周延儒和张国维马上就想到,刚才光讨论怎么镇压,可是镇压李自成就要动兵,动用兵力就要用银子!你让人家去打仗,开拔银子都不给难道让人家饿着肚子去打仗?真是这样的话,这仗一打准败,或许一开拔就哗变了!

崇祯听了是一个头两个大:“李侍问,你是户部尚书,你有什么好办法?”

“皇上,臣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想办法是找襄阳借。可惜现在洪承畴不在了,没人能上得了襄阳的门。原本关系还是好好的,被左良玉这么一来,连门都上不去了!”

崇祯有些怪异的看着李侍问:“襄阳肯借银子?他们凭什么借给我们大明?”

“所以臣想过了,去的人一定要脸皮厚,只有脸皮厚的人才能开得出口!”

“你有人选?”

李侍问摇了摇头:“臣没有!”

崇祯看向另外两个人,两个人都低着头,不敢面对崇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