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九十六章 奉诏整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六章 奉诏整军(2 / 3)

口袋里。

在关系熟络方面,朱秀吃了大亏,赵匡胤和赵弘殷父子俩共同出面,拉拢了不少侍卫司将领,优先把所辖的优秀兵员抢了过去。

朱秀也不甘示弱,发急信到亳州给李重进,请他代为介绍,给几个侍卫司的高级将领写信,请他们支持朱秀工作。

李重进是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军改之前,他可是禁军第一人。

这家伙豪气爽快,在侍卫司朋友部下多,面子也大,有了他帮忙,朱秀才勉强捞得一杯羹,没让自己管辖的几个军空空如也。

第三方面,就是遵照柴荣旨意,募选天下藩镇健儿,充入禁军。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直接敲断节镇势力的嵴梁骨。

把天下藩镇最精锐的兵将统统抽调走,往后,地方健儿也是优先补充入禁军,藩镇就算有异心,也没那份实力。

按照历史轨迹,百年之后,这一政策就会成为大宋王朝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

一方面兵额百万,每年要花费无数钱粮养兵。

另一方面,百万兵额里又有大部分是吃空饷,往北方边境一摆,打不过契丹人、西夏人。

所谓百万禁军,只是个笑话。

真正能打仗的,竟然是一些地方募集来的厢军。

一项政策施行久之后,如果不及时调整,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显德元年禁军大改之际,这项政策的确为大周禁军带来数十万勇健之士。

这就是集天下藩镇而充禁军,强干弱枝之法。

最后一个方面,则是为新征调的各军遴选都校,设置各级武官。

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朱秀直接把虎翼军从侍卫司剥离开,充入殿前司步军,潘美照旧担任虎翼军都指挥使。

曹彬升任骑军拱圣军都指挥使,朱武任步军神勇军左厢军第一指挥指挥使,毕镇海担任步军广勇军左厢都指挥使。

神勇军指挥使是高怀德,朱秀亲自去请,一番劝导之后才把他说动。

赵匡胤也相中高怀德,去晚一步,气得牙痒痒。

原本朱秀怕别人说自己任人唯亲,哪知听了赵大的所作所为,才知道自己还是太胆小了些。

赵大这厮,也不知吹了什么风,竟然让柴荣同意把铁骑军抽调入殿前司。

铁骑军都指挥使赵弘殷,成了赵大的铁杆下属之一。

父子同在殿前司效力,而且儿子是老子的上司,也算奇闻之一,使得开封百姓津津乐道。

当然,这些人事安排,不可能任由朱秀和赵匡胤决定。

他二人商量后拿出个粗略章程,交由张永德过目,张永德如果觉得可行,再禀报柴荣批复。

通常情况下,张永德对二人提议的武官人选不会有异议,柴荣也只是粗略看过,就御批通过。

显德元年八月开始的这场禁军改制,进行得如火如荼。

朱秀和赵匡胤成了京中最为忙碌之人。

十月初,侍卫司的盘子瓜分的差不多了,两个家伙开始往周边藩镇跑,从各州县抽调精壮。

很快范围扩大到淮北、山东、河北、河南诸州,朱秀这边,潘美、曹彬、朱武、高怀德、石守信分头赶往不同州县,拣选健士。

赵匡胤那头,韩令坤、韩重赟、马仁瑀、杨信、张琼几人同样如此,两拨人忙得脚不沾地,生怕去晚了好苗子都被对方抢走。

在人事任命方面,朱秀和赵匡胤互相卖面子,朱秀破格提拔朱武和毕镇海,赵匡胤没有过问。

而赵匡胤重新安排韩重赟进入殿前司,朱秀也装作没看见,双方颇为默契。

石守信继续担任内殿直都虞候,也是殿前司军官,直接听命与张永德,不受朱秀和赵匡胤管辖。

石守信能帮忙,朱秀感激不尽。

禁军改革动静颇大,阻力自然是有的,毕竟光侍卫司就差点闹出好几次哗变,幸亏朱秀和赵匡胤在这个问题上通力合作,以天子诏令进行强力镇压,对敢于闹事者一律严惩不贷。

十月,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突然率领十几个侍卫司将领脱掉衣甲,只穿白衣要闯宫见驾。

柴荣知道后召见他们,孟汉卿跪在皇帝面前一顿哭诉,大骂朱秀和赵匡胤要毁掉大周禁军根基,柴荣耐着性子对他解释,孟汉卿只是哀嚎,听不进去。

哪知孟汉卿口不择言,突然迸出来一句:“若使上党郡公在此,断不至于让侍卫司沦落至如今地步!”

此话一出,柴荣勃然大怒,当场叱责他居心不良,妄图挑拨君臣关系。

柴荣当场呵责他:“若李重进在此,就不会容忍尔等闯宫闹事!”

当即,柴荣命人将孟汉卿下狱,而后派曹翰以贪赃名义抄家,还真抄出来不少账目,和侍卫司空饷有关。

柴荣更是大怒,下旨斩孟汉卿等二十余侍卫司将校,朝野惊恐。

又过半月,柴荣接武德司密报,宋州巡检竹奉翎,伙同当地镇军,假扮劫匪,劫掠沿途商船。

柴荣命曹翰和大理寺官员赶去调查,事情不假,又斩竹奉翎和宋州镇将,家卷徒边充军。

这两件事后,更加坚定柴荣整顿禁军的决心。

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