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话题自然而然的提到了景王,建兴帝想起诚王的密折,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德妃瞧着,心里就是一慌,不会是真出事了吧?可刚刚建兴帝又夸差事办的好,又说只是赈灾,按理没事才对。她略一想,就明白怕是景王不大好。
“皇上,臣妾这的小厨房炖了莲子羹,您要不要用一碗?”德妃故作不知,换了话题,“心情烦闷的时候用些甜的,这心里也像是能跟着甜一下。”
“那来一碗吧。”建兴帝其实没心情吃东西,听德妃这么说,也就没扫兴。
德妃便让人去厨房端一碗来,还特意叮嘱多放半勺糖。
建兴帝平日里看着挺威严的一人,其实还挺爱吃甜口。大约就像德妃说的,甜的东西能让人心情好,他烦闷的时候太多,也就想多吃几口甜的。
“朕给清儿的封地不算富庶,你心里可有怨朕?”建兴帝突然开口道。
德妃愣了一下,道:“皇上,清儿虽是臣妾亲生的,可要臣妾说,他武不如四皇子,文不如大皇子,他如今能同他们一样封了亲王,还有自己的封地,臣妾都已经觉得是皇上的额外恩典了,这封地选哪臣妾都没意见,臣妾母子这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怎么会有怨言?”
这话说得建兴帝笑了起来,“清儿要知道你这当母妃的如此看低他,怕是要生气了。”
德妃也笑,“当他面臣妾也这么说!臣妾常说他,你文武在兄弟们中不拔尖,就别逞能想着办大差事,只把忠孝两字给记牢了,踏实做事就好。不过别的不说,清儿这孩子是真孝顺,臣妾说这些,他一向是用心听着的,才不会同臣妾生气。”
“清儿是个孝顺孩子。”建兴帝想起贵妃生病那会,几个皇子只有诚王真心去探望,也正是因为诚王的开导,贵妃的病才好起来。
别人给予一分好,这母子俩都牢牢记在心里,恨不得十分的还回去,这让见惯了尔虞我诈,利益为上的建兴帝觉得格外的难得。
想想景王,几个皇子里他的封地是最为富庶的,不知感恩不说,还变着法的敛财。
造反这两个字建兴帝都不愿想,他内心里还是不愿意相信景王有这个野心。
“臣妾瞧着几个皇子都好的很。”德妃道:“其实叫臣妾说,孩子多了有时未必是好事,就兄弟这几个,互相之间感情好,一块儿帮衬,也是福气。”
“若人人都如你这般想便好了。”建兴帝笑得有几分无奈。
德妃越发确定是景王犯了事,她心里暗喜,面上却是不显,从宫女手中端过莲子羹,亲自送到建兴帝的面前,“皇上先把烦心事放一边,试试这莲子羹,清甜软糯,臣妾觉着还挺不错的。”
炖得黏稠软烂的银耳,粉糯的莲子米,带着红枣的丝丝甜味,一勺入口,确实清甜软糯,建兴帝一口接一口,很快就吃了小半碗。
德妃眼里带着笑,因为知道建兴帝爱吃甜的,所以她平日里也会多研究各种甜品,有小糕点,有羹汤,小厨房里也是常备着的,只要建兴帝来就有的吃。
其实建兴帝时常想着她这,这些甜品也是功不可没的。
“你不吃?”建兴帝见德妃坐在一旁。
“臣妾吃过了。”德妃温婉地一笑,说着谎话。她其实不爱吃甜的,小厨房里备着的这些,若是建兴帝不来,都是赏给宫人们了。
吃完一碗莲子羹,建兴帝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道:“朕还有奏折要批阅,就先走了。”
“嗯,皇上注意身子,也别忙太晚。”德妃也不留,笑盈盈地起身准备送建兴帝。
两人走到栖霞宫门口,建兴帝突然脚步一顿,回头说了一句,“晚膳等朕来一块儿用。”
德妃眼睛一下就亮了,福身应道:“臣妾遵旨!”
听她语气里都带着喜悦,建兴帝嘴角带笑地离开了。
安济跟在建兴帝的后面,心道这诚王等回了庆安城,怕是要得不少封赏。皇上这才看了诚王的密折,又留宿栖霞宫,显见着诚王这趟的差事让皇上满意了。
路过福阳宫的时候,安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这后宫里一向是此消彼长,这一遭,淑妃母子俩怕是要输一局了。
入秋后庆安城连着下了几场雨,天眼见着凉爽起来,萧沐烟算了算诚王离开的日子,竟然不知不觉就两个月了。
“当初王爷还说两个月就能回,如今还一点消息都没有。”
“您昨日进宫,德妃娘娘不是还说皇上夸王爷差事办的好么,想来快回来了的。”秦妈妈道。
“赈灾可不是小事,送完朝廷下拨的银粮,肯定还要盯着灾后重建,得等事情都上了正轨才能走,我估摸着啊,王爷怕是这会还没返程呢。”萧沐烟叹了口气,心道这古代交通和通讯还是太不发达。要是搁现代,飞机一飞,就大晋这疆土,哪里都能当天到,有什么消息也能实时汇报。哪像现在啊,来回路上都得大半个月,送个消息也得好些天,真是急死个人。
“主子说得是,王爷估摸着也是太忙,所以没给主子回信,主子也别太着急。”秦妈妈安慰道。
离上次萧沐烟写信去同州又是半个月过去了,秦妈妈以为萧沐烟是因为没收到回信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