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第一暴君> 第687章 大军云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7章 大军云集(2 / 2)

。”

李定江没有抢着接旨的意思,一番行礼之后,李嗣源自然就接了过来,当他看到旨意上的内容时,神色有些怪异。

“圣上的旨意写着什么,让郡王这个表

情?”李定江有些好奇。

“方城县伯不如自己看?”李嗣源也没隐瞒,直接把圣旨递给了李定江。

后者接过去一看,看上圣旨上的内容后,挑眉问道,“郡王打算派谁去增援?”

圣旨上的内容就是张万进愿意归顺朝廷,让大军派人增援,以确保把泰宁控制在朝廷手中。

这次朝廷一共出动了十余万大军,虽说有两个行营都统,但李嗣源的地位还是要高一些。而且这圣旨上也没说让二人谁派兵增援,圣旨是给二人的,只是说让二人商议。

“方城县伯以为谁合适?”李嗣源反问道。

李定江想了想,发现自己的兵力也不雄厚,便对此事没多少兴趣,“李某的军队不如郡王麾下兵强马壮。泰宁的局势复杂,派大军恐怕不易,若论骑兵,郡王麾下有两万骑兵。

不如郡王派兵增援如何?

李某觉得李从珂就不错,他带着几千骑兵去增援,比大军前去合适。”

李嗣源本想就想去增援,只是又不好明抢,他也意识到若是能趁机拿下收复泰宁的功劳,对他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所以看到李定江主动让这个功劳,李嗣源之前因为对方调侃的不满也随之消散,“方城县伯言之有理,此事本王当仁不让,就让从珂带着五千骑兵去增援张万进。”

两人这就算是把增援之人定了。

李定江手上其实也有合适的人,毕竟左羽林军的骑兵也不少,只是这会削弱他的实力。

与其去增援处境危险的张万进,不如全力攻打平卢。一个平卢节度使,难道不比泰宁节度使更有说服力?

过了一会儿,两人也带着各自的亲兵开始渡河。

而在南岸,在半月前就以渡河增援的平南军,在济水上修建浮桥,

然后攻占了平阴县。

梁军并未殊死抵抗,因为梁军的援兵未到,戴思远不想在野外跟唐军交战,就以固守郓州为重点。

郓州是一座坚城,从朱瑄开始,就经过多次加固,不然朱瑄也不会凭借郓州跟朱温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结果是因为粮食耗尽才出了昏招,最终被庞师古趁机攻入城内。

而过了黄河,李定江和李嗣源便分道扬镳了。

李定江直接来到位于平阴县以东的左羽林军大营,在这里等候后续抵达的两万州兵。

为了考虑饮水问题,大军就驻扎在济水南岸。

济水在此时,可是一条大河。

历史上,史书上一共有四条大河,分别是江、河、淮、济。

江就是长江,河是黄河,淮自然就是淮河,而济指的是济河,也就是如今的济水。

只不过在后世,偌大的济水消失了。

倒不是河道干涸,而是因为黄河改道,抢了济水的河道。于是后世就没有济水,只有黄河。

而此时,黄河暂时没有改道,因为黄河的河道位于济水北边,两条河最近处相隔不过数里地,很近。

之所以李定江会让左羽林军在济水南岸扎营,是因为平卢的门户——齐州就在济水南岸。

同样,郓州也在济水南岸。

这就是为什么李嗣源的军队会在增援南岸后第一个就攻打平阴县。

因为平阴距离杨刘很近,又在济水南岸,占领这里,并修建好浮桥,大军便可源源不断抵达济水南岸。

同样,粮草这些也更方便运输。

可见平阴县和杨刘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戴思远想方设法要打杨刘,而对作为州城的济州置之不理。

可惜的是,他没能攻占杨刘,狼狈地退回郓州。

加上兵力不足,他又放弃了平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