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段时间,冯月则把店里的事完全交给了店里的学徒和伙计。
自己则在家一边照顾穗姨,一边继续研制豆腐干和豆腐皮的做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里磨了一个月,还真被她做成了。
冯月当即便做成了菜让姜行远他们品尝。
姜行远夹起一块豆干,眼中写满了惊奇,“这是什么?”
“豆干,豆腐晒干之后做成的,你尝尝。”
姜行远从未见过这东西,吃起来有些抗拒,但最终还是把它吃进了嘴里。
只见他满脸为难地咀嚼了几下,有些疑惑地看了冯月一眼,微皱的眉头不断舒展,最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这真是是豆腐?怎么吃出了一股肉味。而且这个口感好特别,弹弹的,很有嚼劲儿。”
说着,又夹了一块放进了嘴里。
听见他这么说,穗姨和冯俊也拿起筷子吃了起来,随即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这个真的是豆腐吗?怎么会这么好吃!”
冯月闻言,笑眯眯地夹了一筷子豆腐皮放到他们碗里,“再尝尝这个。”
因为之前的豆腐干,所以他们对于豆腐皮也多接受了几分,毫不犹豫地夹起来吃掉。
然
后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声赞叹。
冯月听了他们的反馈,更加有了信心,于是当晚做了许多,第二日运到了豆腐铺,打算开始售卖。
让大家接受新事物总是艰难的,于是冯月再次运用了现代的销售手段,前三天免费品尝。
并且让伙计们重点推销新产品。
大家一开始看着奇奇怪怪的豆干和豆腐皮,都持怀疑的态度,即使说了免费,也不肯去品尝。
冯月思索良久,想到了“剧场效应”,于是决定找一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打破僵局。
目前的局面,找一个自愿的实在是太难。于是冯月花钱雇了一个。
那人为了钱,勉强答应,到了店里试吃的时候依旧勉强,但是真的吃进嘴里那一刻,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诧异,随即又拿着筷子连吃了几口才停下。
他似乎也没想到这么奇怪的东西味道尝起来却如此惊艳,连提前准备好的稿子都没用,现场发挥,将这两样东西夸得是天花乱坠。
周围的人听得惊奇,也慢慢有人开始尝试。
然后尝试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人吃完后都想买一些回去。
然而冯月一律笑眯眯地回绝,说:“
前三天只试吃,不卖。”
于是大家纷纷预订了起来。
因为这两样东西,接下来的两天里,冯月的豆腐铺可谓是人山人海,每日都排满了前来试吃的人。
这下新品的名头算是打出去了。
冯月这才放下心来,开始扩大规模生产。
因为这东西仅他们一家有,因此日日供不应求,每日无论冯月做多少都能卖完,把他们家的豆腐都比了下去。
而冯月也彻底成为了一个小富婆。
她尝到了研发新品的甜头,因此每日除了做豆干和豆腐皮,其余的时间都放在了研发新品上。
穗姨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养,身体也慢慢康复。
她不忍心看冯月过于劳累,于是主动想要帮她分担。
冯月信任的人除了姜行远就是穗姨,因此她毫无隐瞒,把制作方法教给了穗姨。
但凭她们家,还是有些供不应求了。
冯月也意识到,必须扩大生产才能不断发展。
但是她生意如此火爆的原因就是独此一家,如果教给了伙计,他们把制作方法卖给别人,或者自立门户,势必会对自己的生意产生冲击。
冯月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方法。
她照搬了现代的流
水线模式,租了一座大院子当作厂房,又招了很多新的伙计。她把伙计分为好几组,每组只负责一道工序。而且每个房间都有出口,他们完工就直接离开,互相碰不到面,也就不知道其他人是谁。
这样,便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她的配方不外传。
而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自从她有了一个小小的“加工厂”后,效率比她一个人时不知翻了多倍。
而冯月也算彻底解放,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到研发新的食物上。
待豆干和豆腐皮形成一定的体系后,冯月又开始研制其他的东西。
后来一个月的时间,她又做出了豆皮,豆腐泡和腐乳。
照例,她上市之前依旧是先免费试吃三天。
有了上次豆干和豆腐皮的前例,这次试吃的人多了很多。
豆皮和豆腐泡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腐乳的评价则是两极分化。
冯月也不在意,腐乳这种东西在现代也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更何况是在古代呢。
只要有人能接受,她便已经很满意了。
于是三天后,冯月把这三样东西也扩大了生产。
因为最近一系列东西的推出,冯月
家的豆腐铺在许州可谓是盛极一时。
每日要买上他们家的东西,要么早早来,要么提前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