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神朝春秋> 下卷乱世 第三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下卷乱世 第三十一章(2 / 5)

连续施压,贡县守将才仓促率领一万五千名轻装步兵向北进发。

北直隶降下的雨夹雪导致贡县北部的乡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逃离贡县的反军败兵正互相争抢行驶在坑洼公路上的卡车,那些攀上卡车围栏的步兵都朝着冒雨步行的战友大肆调侃。

携带辎重的炮兵和导弹部队拖慢了撤退的速度,涂峰坚持要求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武器。山空的赵举贤火速调遣近两万人的先头部队突击崩山地区,范哲扬的水师部队在短暂还击后转进到望海。

范荣的拦截兵团在预定时间内占领芝坞隘口,糟糕的天气使得这支悬军深入敌境的部队并未及时修建工事,这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郑显道还在为取得贡县大捷而沾沾自喜,梁文远却告诉他范荣刚刚在东圃输掉了先前辛苦取得的战果。缺乏重武器的范荣兵团在芝坞遭受赵举贤所部袭击,这支部队在数万反军的围攻下全军覆没,范荣本人也被贼军生擒活捉,反军控制的报纸和新闻网站都用很大版面登载这条新闻。

没人清楚范荣如何战败,据说他受到赵举贤和范希贤的军队围攻,浴血奋战后弹尽粮绝的范荣兵团不得不投降。反军的两支军队在战后还因为抢夺缴获的物资发生短暂交火,范希贤觉得谢烨文提供的武器弹药长期缺斤短两,想在战后搜刮一番。

郑显道得到了更多消息,范荣辖下的武将大多跟“振威侯”在内的地方实力派沾亲带故,这群将校的海外户头上突然多出一笔巨款,炮弹没能打垮的部队被银弹击败了。

逃回东圃的反军主力很快重整旗鼓,赵举贤、谢烨文、杨放鹤、唐善四支部队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贡县形成威胁,朝廷大军也失去从崩山、望海通过海运撤退的机会,郑显道很难让自己重新镇定下来。

战役开始前,刘帝承诺会再增加五万援兵,郑显道在贡县待了近十天仍不见一兵一卒到来。郑显道兵团如果滞留贡县就必须用二十一万官兵对抗三十万反军,梁文远建议放弃贡县西撤上京,谷大富希望能突破反军封锁,前往望海和赵用民的水师会合。

贡县的二十来万大军即便到达望海也只能勉强撤出去几万人,朝中的敌对势力可能会借机弹劾郑显道,他们要将战败的历史罪责丢给他。刘帝下达过死守贡县的圣旨,郑显道担心放弃这座枢纽重镇,孤立无援的上京会成为第二个山空。

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郑显道最终听从梁文远的建议。三万名陆军官兵留守贡县殿后,这样也等于执行了死守贡县的圣旨,郑显道便有机会开脱责任。

朝廷大军最终在十月二十号下午采取交替掩护的“滚筒战术”开拔西撤,在贡县西郊傍晚的天空中,一架武装直升机飞速转动的螺旋桨荡起强劲的风圈。郑显道搭乘飞机在半空中检阅正通过公路向西运动的朝廷大军。

落日余晖下,满载官兵的卡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迅速驶过。密集排列的步兵扛着各式枪炮在卡车两侧快步前进,他们头顶的钢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沉重的坦克、装甲车以及用卡车牵引的重炮在行进时都扬起漫天尘土,这支浩荡大军沿着公路翻过许多罕有植被覆盖的低矮土山。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钢铁雄师”,郑显道逐渐恢复先前的信心。他对一名参谋说道:“天军军威如此壮盛,贼军的草寇到底还是打不败我们。找几架直升机把大军转进的镜头记录下来,送去东都的博物馆里循环播放,鼓舞民心和士气。”

闻知朝廷军队撤离贡县后,唐善和杨放鹤立即率军向上京方向运动,二人希望能将郑显道兵团消灭在上京河以东。郑显道大军如果想要以最快速度撤回上京就必须途经鹿山地区。

七里岗、里南乡、鹿山镇三座集镇分别处在鹿山平原的东北、西北、正南三个方向上,里南乡和鹿山镇的公路都能直通贵门渡口。熊达威很早就担心反军会在上京附近开展破坏活动,于是便在贵门和里南乡驻扎了四千名武装警备队员。

鹿山镇东侧紧邻海拔四百米的鹿山,这座山峰西侧由陡峭的花岗岩构成,东侧的山势趋于平缓,大片长青植物覆盖在起伏的低山丘陵上。鹿山镇以西有着开阔的“取水岭”高地,在高地上架设火炮就能有效打击集镇北方旷野上的目标。

十月二十一号的清晨,谷大富率领两个军沿着公路赶到里南乡和七里岗,他把司令部设在里南的一座水泥厂里。此时鹿山镇和“贵鹿线”上的三界岗都已被反军占领,上京河下游河道上布设的浮桥也遭到破坏。谷大富认为光靠贵门渡口一地无法将大军全数撤走,于是他请求郑显道尽快派遣工兵前往上京河上游搭设浮桥。

郑显道在这天中午到达七里岗,他立即带上吴献江和梁文远在内的一群将官视察村庄南部的一座高耸土丘,从这里往南望去,一条曲折的公路向前延展而去,道路西侧有着大片枯黄的秋林。秋林上空飘荡着几团正在缓慢消散的黑雾,这显然是双方试探性炮击造成的景象。

数千名官兵接管了七里岗上星罗棋布的民居,机械运转发出的噪声以及嘈杂的交谈声在透过数几里后变得模糊和微弱。

朝廷众将待在一棵枝干上点缀着红黄色松针的古老赤松下方观察战场,郑显道用望远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