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半,瓦萨来带着一百来号奥地利精锐,准备照计划行事去进行更加详细的侦查。
他从仓库中拿出一把保养很好的冲锋枪,掀开枪膛看到里面满是枪油,十分粘稠恶心,很难让人相信它能不能打出子弹。
仔细清洗过后,原本黄里透红的粘稠枪油不复存在,漏出里面毫无污垢和锈蚀的内壁,整把枪看上去就像崭新出厂一样,瓦萨来才放心地重新组装枪械。
不止他这么做,被点名征召的士兵们也都统统去拿一把新枪。
照理说,这些多余的装备应该交给武器老旧的友军,让他们使用。很多人认为他是库斯特的儿子,理应受到更多的照顾。
其实不然,侦察部队在库斯特眼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的后勤供给一直是最充足的,都配备了不少先进装备,只有到全线作战时侦察部队的多余武器才会分配到各个部队去。
而现在大部队在后面吃香喝辣,侦察营在前面单打独斗,配一些好的武器完全不过分。
能够成为侦查营的一员,都是经过战争的层层磨练,受过高层的精心挑选,战斗力不是其他乡下人临时充军能比的了得。忠于君主的思想让他们有无穷的精力去战斗,不会去痛骂自己干的活有多累,只是会感到神圣和辉煌。
他们也确实配得上这些荣耀,一百来号人很快集结起来,毫不拖泥带水。
这次行动总共装备了十挺机枪(两人操纵)、六十八支冲锋枪、以及所有人都会佩戴的半自动手枪。
其中装有主武器的八十八人将作为交战的主力,剩余十二人就去背弹药、救治伤员、使用电台。
主要职责分配好后,瓦萨来从当地居民讨来一张地图,放入自己的军大衣里,然后带着一百来号军人隐入黑暗。
率先走在前列的瓦萨来小心警惕,直到走到俄控制区前,他对身边的人说:
“你去传令,十人一班,让所有人分散开来,每个班每个组负责的交战区域各有不同,一定不要重叠,陷入隧道现象。”
这名士兵随即跟身后的人重复了这句话,士兵们之间交头接耳,很快部队就迅速散开,形成各自的小班组,平铺在相对宽敞的小巷里。
瓦萨来满意地点点头,一挥手,命令全军继续前进,同时还不断留意周边的环境,一幅与当代鲁莽军官不同的谨慎样子。
更特别的是,他们的前进方式与目前流行的人海冲锋完全不同,采用的是交替跃进的方式(又称蛙跳)。第一个班组在受掩护的条件下前进一定距离时将会停下,掩护身后的第二班组前走自己前面,如此循环交替,即为交替跃进。
这样的好处是他们总会有人在掩护,不会因突袭而损失惨重,可以很快适应交火的环境。
瓦萨来向前推进了约两百米处,他们就无法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了,因为大街小巷不断压缩着交战的宽度,为此他们不得不分批进入各个巷子侦查。
瓦萨来亲自带领全营最精锐的班组,他们号称“加利西亚班”,据说每个成员都是从波兰战役挺过来的人,都是响当当的老炮儿。有他们在身边,就算上帝是俄国人也要被薅掉几根猪毛。
然后这个班组就遇到了他们一生中都无法忘却的景象:一声巨响过后,队列前面有二十米高的大楼中心突然被炸出一个窟窿,无穷尽的俄国人手持各式各样的武器涌进来,咆哮着冲向他们。
“沙皇万岁!把这些恶心的人间罪孽从我们神圣的国土上赶出去!为了荣耀!万岁!”
“万岁!”
“万岁!荣耀!”
一阵阵吼声都在证明面前的俄国人至少有百人,甚至上千。
隐隐约约能够听到别处有类似的爆炸声,只不过声音大小不同。
被震得有些恍惚的瓦萨来趴在满是泥土的水沟,反应过来后迅速蹲起来,对部下发令:
“快!架设机枪,冲锋兵掩护!把他们杀退!”
班组成员迅速找好一切可用的掩体,确保自身安全后向冲锋的俄国人倾泻弹药。
两名机枪手连忙背着机枪,飞奔到战友们预留给他们的最佳掩体:几块板砖。
把机枪架在了面前的搬砖上后,跑来了一名弹药手,他直接把手上的两箱机枪弹链甩给机枪手,然后从腰间抽出冲锋枪,躲在他们身边射杀俄国人。
主机枪手将枪管对准俄国人,副机枪手有条不紊的抽出一匣弹链,直插在机枪侧面。
扣动扳机后,机枪口瞬间爆出一连串的火花,快到令人只听到‘滋滋滋’,伴随而来的是一群俄国人的倒下。
当对俄宝具M1914(MG34)发威时,俄国人的攻势显然颓败了很多。他们密集的进攻使奥地利机枪的实力完全体现出来,一发机枪子弹就能撂倒一大片人。大楼的裂口很快就被重新舔上,形成一个“人墙”。
但即使这样,那些俄国人仍未放弃进攻,源源不断地从人墙中钻出来,抄着长戟和刺刀继续冲锋,然后再次形成一道道人墙阻塞身后一齐冲锋的同胞。
瓦萨来从未见到此景,震惊中带些感叹:
“我的天啊!这帮疯子到底还有多少!我们都将近杀了几百人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