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6 第 166 章(1 / 2)

谢琅很少在书房内点香,毕竟书籍甚多,一招不慎便有可能酿成火情。

可她现在看着这份奏折上的批示,倒宁愿书房内点着香,好歹能让她心平气和一些。

方许之写的那鬼画符虽然既不成字、也不成文,但笔锋、框架俱在,当成书法看看也行。

可这份奏章上的字……不,不能算是字了,这与假道士所画的乌七八糟的假符文完全没有区别,甚至笔画圆钝,丑得出奇,叫她看了都觉得极为伤眼。

……啧。

她面无表情地让已经站到门边的李安通行过来,问道:“这份奏折,只圣人批复过吗?”

李安通行至案前,先朝一旁立着的屏风望了一眼。谢琅亦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见朝夜的身影在屏风后若隐若现,道了声“无妨”:“我既让她进了书房,便不用避着她,你继续往下说罢。”

李安通这下才顺着她的话音往下说:“您不在政事堂这两日,兵部、刑部、工部的上奏,均是交由宋昭宋大人处理的。”

“这份奏章,也应是先经宋大人之手,再送进御书房。”

说到这里,她这位亲卫统领顿了顿:“牧尚书送来的是原本,并非誊抄后再颁行的奏书。”

谢琅抿了抿唇。

说起来,她当日在政事堂,也只是看见了宋昭怪异的拿笔姿势,却并未看见他在送上来的公文奏章上批示了什么。

但他的影子确实很正常,只是眼睛颜色有所变化,想来与“方许之”不是一类人。

希望这份奏章上还能保留有宋昭的字迹。

她将桌案上堆积着的纸稿并一本《高/祖起居注》朝一旁推了推,蹙着眉快速将奏折的内容看了一遍。

兵部这回上奏,提到的是边军粮饷贪墨之事。

今岁大启天灾频发,所幸前些年均算丰年,加之圣人减免税赋,百姓家中余粮算不得少,尚还能安稳过冬。

但北疆蛮族便没有这样的好运气。谢琅早自安插在草原上的探子那得知,先是冬春之交大河解冻,引发水灾冲走了不少牛羊,又及夏日大旱,草场锐减,根本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

他们本已被谢琅当年率军打怕了,已有多年不曾犯境。可今岁若不南下“打草谷”,他们可能就活不过这个冬天。

于是夏秋时分,蛮族的小股骑兵一直在关外试探,即便没有打下半座城池,也多少抢了些粮食和人回去。

偏偏大启几乎全境大旱,部分道州又有水灾,蛮族这一抢,边关百姓一年的农事便是白干了。而边城驻军,亦需粮饷补给。

奈何那时大启内部尚且自顾不暇,送往边关的粮饷便不似往年统一送去,而是要分两批押送,后来在兵部官员及朝内武将的强烈反对下,才由改为统一押送。

事情就在此时急转而下——粮饷由圣人亲点的押运官率玄武卫护送前往边城,可就在月初,边关大将秦冠英一纸奏书上达天听,言明粮草之中均掺沙土,有些干脆就是在沙土上铺了薄薄一层粮草!

送去的粮草尚且如此,其余的物资缺漏便也更多。

当时带队的押运官并玄武卫副统领当场下狱,现在还未出来,但近些日子又有他事,天子的心思便分了些出去,落在这事上的远不如原来多。

兵部此时再度上奏是谢琅在生辰前的授意,甚至奏书用词也由她增添润色不少,以再试天子态度。

——无他,这两人并非由大理寺与刑部共审,而是身在内狱,由圣人身边另一掌事女官钟渐鸿负责。

但消息已很久未传出来了,该再上书才是。

……这倒是与她的记忆毫无差错,本来这份奏折也是她要求牧景在她生辰之后送上去的。

所以……

她捏着奏书的手略微收紧,将原本平整的纸张带出褶皱:

在她生辰之日后出现的陌生面孔、还有发生异变的朝臣,就是这场幻境当中真实的存在。

她应当在那些有着扭曲影子的人里,寻找拥有那双血红眼睛的人。

与此同时,谢琅已经将奏折从开头翻到末尾,在她刚才忽略的一处看到了宋昭的字迹:

“军饷贪墨一事甚大,理该从速办理。然相关之人均在内狱,由钟女官负责审理,臣恳请圣人垂问、裁夺。”

这是她熟悉的字迹,批示口吻也是宋昭有的。

谢琅看着这行字下面几乎可以算是惨不忍睹的朱批字迹,不由深深吸了口气。

想来,有些人能看懂文字,亦能顺利书写;而影子扭曲阴暗的人,不仅不识字,也写不出半点东西。

宋昭是前一种,方许之还有那位所谓的“圣人”是后一种。

不过前一种人能书写的例子算不上多,或许待会可以让朝夜还有上野兄妹都写些字来看看。

她兀自沉思间,仍立在案前的李安通听得她这声吸气,不由担忧道:“主子可是身体不适?”

谢琅听得此问,不免噎了一噎,没好气地回道:“不是,这般惊慌作何?我既非彩云,又非琉璃。”

李安通轻声:“还请您顾好自己,属下希望您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啊……

谢琅不由一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