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华娱科幻之王> 第五百一十九章 《地球往事》的高潮戏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九章 《地球往事》的高潮戏份(1 / 2)

《行尸走肉》第二季虽然在全球的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刷屏,而且也已经超过了第一季的热度,成为了网飞最受欢迎的剧集。

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陈景行的正常工作,他一直闷在大棚内拍摄《矩阵Ⅲ》。

《行尸Ⅱ》不是《机器人瓦力》这种陌生的电影,本身在全球就有深厚的观众基础,不需要他这个明星导演出面引流。

最终《矩阵Ⅲ》的拍摄在4月底前圆满结束,虽然已经在保持刻意低调,但杀青的消息还是牵动了诸多国内外媒体和影迷的关注。

而拍完了《矩阵Ⅲ》后,陈景行也没有因此稍得空闲。

《地球往事:序曲》电视剧的拍摄也接近尾声,陈景行作为这部剧的监制是一直在跟进其拍摄的。

《序曲》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主要是筹备工作用了很长时间,不像《矩阵Ⅲ》作为系列的最终曲,启动后立刻就能拍摄。

作为《三体》和《球状闪电》融合而成的剧本,《地球往事》的很多视觉效果与模型是没有前例可追述的。

比如牛逼哄哄的球状闪电视觉效果是什么样的?

球状闪电在自然界中当然是真实存在的,但绝大部分都是目击者的文字叙述,几乎没有可靠的视频记录,很多还是伪造的视频。

就算有一两个算是可靠的视频,但像素模湖,而且球状闪电的样子也被镜头所扭曲失真,剧里面显然是要展示用肉眼看到的效果。

当然《地球往事》是科幻作品,不是《走近科学》,也不是纪录片,没必要非要还原球状闪电的真实面貌。

但其视觉效果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包括球状闪电的运动,击毁目标的效果,如何能够在屏幕上展现出让观众感到诡异可怕的感觉,这些都需要设计。

以及《地球往事》中低能级的球状闪电,也就是不在激发态的宏电子,这个透明的,但是能扭曲光线的东西要怎么设计。

按照《球闪》的科幻概念,宏电子并不是简单的空泡状结构,本质是空间的扭曲。

《球闪》中对物质的设定采用的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猜想,即基本粒子是时空的特异状态,是时空的褶皱。

宇宙大爆炸后极短的时间内,时空在高能态就保持着平滑的特性,那时候是没有物质的。后来,空间扩张,温度下降,能量级别下降,时空不再保持平滑,形成了褶皱,这些就是物质了。

而大刘用出色的想象力将这种微观的对物质基本粒子的猜想用宏电子的设定在宏观展现了出来。

所以宏电子就是弯曲的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显现出的空泡状结构。

还有宏原子核的状态是根弦。

说起来简单,怎么在视觉上表现这根弦?

你也不能真设计成普通的一条线在空气中扭动。

就像《星际穿越》中的黑洞和虫洞,说起来简单,文字的一大魅力是能让人脑补。

可但你真要呈现在影像中,他就变成了具体的,明确的,非脑补的东西,想要让观众认可并感到震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有那个五维时空,这个视觉效果从设计到实现绝非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不过《星际》的卡冈图雅、虫洞和五维时空有现成的东西,反倒是相比之下其实更简单的《地球往事》视觉设计着实耗费了不少的时间,让梦工厂的视效艺术家头痛不已。

倒不是梦工厂的视效艺术家和工业设计人才水平不高,而是这种在陈景行脑子里只有文字性的东西确实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没有了参照物,他和导演、制片人、甚至其他编剧都有不同的脑补。

陈景行在拍板方面也就变的更加犹豫。

所以实际上《地球往事:序曲》这部剧是筹备到了去年年底,才正式开机的。

到现在,出去春节假期,满打满算也只拍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当然按照目前电视剧的平均拍摄周期,企鹅、幻世网等平台的S+制作一般也就拍三个月。

而且还是四五十集的电视剧。

一天就得拍几十页纸,什么设计走位,揣摩人物,酝酿情绪,一条没发挥好再来一条这都是扯澹。

能把台词背下来,然后囫囵的说出去已经算完成任务了。

就算老戏骨拍这样的剧交出来的也是行活。

但陈景行喊出的精品战略口号当然不只是说说而已。

更何况《地球往事:序曲》是三体宇宙的起始,尽管只有12集,但也都是按照电影标准来拍的。

《地往》将大场面的剧情放到了最后进行拍摄,陈景行跟进的时候刚刚拍完武装直升机捉球状闪电的戏份。

故事中,当科学家丁仪提出了球状闪电是激发态的宏电子理论后,为了验证,也为了真正的捕捉到球状闪电,军方进行了捕捉实验。

派出了配备探杆防御系统的武装直升机升空深入云层寻找宏电子,启动电弧将其激发。

然后用电池正极接出超导线将其导入到超导电池中,从而储存起来,等到需要使用宏电子的时候用电池负极便可将其放出。

这是一个危险且一波三折的过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