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大战一触即发。而隔着不远的沙羡,黄元正如度假一般,惬意地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亦不动。此时的沙羡城内外,就跟扞死的乌龟壳一般,征虏军缩在里面,仿佛夏口的战争,与他们无关。
之前还不时袭扰的吴军也退了回去,陪着征虏军的,只剩下孤城,大江,荒野,蓝天。
这种日子,黄元过得心平气和,而底下将领却是焦虑起来。
沙羡离着夏口有数十里,很难完全掌握夏口战事的具体情况。可是黄元既要孙策消灭刘虎,又不能让孙策攻破夏口,这一战的时机选择便极为重要。
现在黄元几乎不作任何筹划,自然便让没底的众人心忧起来。
就连马忠,亦不知道黄元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大军在沙羡过了三日,连马忠也坐不住了。这日一大早,马忠便匆匆来到中军大帐,询问黄元关于此战的布置。
“明公,此战不容有失,咱们要早做准备。”
黄元听出马忠心底的不安,笑着招呼他坐下,又给他斟了一杯茶。
“德信,每临大事,须有静气,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当前咱们只需静静等待便是。”
因是二人私下闲聊,俱是比较随意。
“元子,你实话告诉我,此战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黄祖作为荆州一股重要力量,万不能使其消耗太大。”
黄元难得见马忠着急的模样,笑着说道:“你看我每日闲散,实际上我是在等一个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东南风。”
马忠听后,一时不解,等东南风做什么。从沙羡到夏口,长江呈西南——东北走向,若是想顺流而攻,也得是西南风。
“这一仗跟东南风有何关系?”
“此为破敌之良策。我猜孙策攻江夏,必以火攻,其部在东南,唯有趁着东南风起,才能最大程度的破敌。”
马忠听后恍然,但很快又有了新的疑问。
“子贞,你是如何得知孙策在等东南风?”
“天机不可泄露啊。”黄元说完,忍不住哼唱起京剧的《借东风》来,“望江北锁战船连环排上,叹只叹东风起火烧战船······”
马忠眼看黄元不再多说,也只得等着东南风起。
黄元当然没有神机妙算,之所以猜到孙策等东风,不过是因为他看了《三国志》的《讨黄祖表》而已。
历史上的这场战斗,和九年后的赤壁之战,一样的东南风,一样的火烧战船,奠定了东吴的霸业。
很难说历史上的周瑜是不是凭借此战的灵感,才有了火烧赤壁的计策。
孙策死了八年,还保佑着东吴,真是令人慨然长叹。
日子就这般过去,直到数日之后,黄元刚刚起床,正在洗漱,马忠兴奋地从外而来,进入帐中。
“明公,东南风起了。”
黄元听后,走出大帐,面向东南方向,只觉得寒风扑面,风烈如刀。
“是东南风。”
黄元又转头望向东北方向的夏口,虽然那里仍是天色蔚蓝,可黄元却仿佛看到浓烟滚滚一般。
“德信,该咱们上场了。”
黄元立刻召集诸将,前来中军大帐议事。待众人赶到,便见黄元一身戎装,坐在中军帐中等候。
眼看众人俱至,黄元笑道:“诸位歇了数日,怕是要闲出病来。”
诸将皆是大笑,更有人上前请战。
“诸位放心,此战,咱们全军出击,毕其功于一役。”
黄元乃下令,全军一分为二,由马忠率领护军部和左、右翼部,渡过长江,从云梦泽中穿过,绕道至夏口北岸,支援夏口城,其他部队,则由黄元亲自统帅,随时准备直扑夏口。
······
也就是在同一日,孙策也终于等到属于他的东南风。
好风凭借力,送我克敌虏。
这一日大早,枕戈待发的东吴将士,便向着夏口,发起攻击。东吴水师,直扑向汉水入江口。
黄祖本来对孙策来袭是很紧张的,可近十日以来,孙策一直未发起攻击。此举既让他摸不着头脑,也怀疑自己过于紧张,因此逐渐松懈下来。
吴军发起攻击时,黄祖正在洗头,听闻此事,大为吃惊,握着还未洗完的头发,便匆匆跑到军营。等他到了军中,披头散发,颇为狼狈。
黄祖也顾不得这副狼狈样,赶忙询问部将张硕军情。
张硕倒不是不着急,拍着胸脯说道:“明公,我江夏水师,天下无敌,定叫他江东小儿,有来无回。”
此时对面的江东水师,也冲到汉水入江口。周瑜早准备了二十多艘火船,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还放置了硫磺等引火之物。
只听中军一声令下,先锋凌操便带着火船,直扑对面。
之前在皖水之中,为甘宁火计所破,周瑜算是有了充足的放火经验。果然老话说得好,想打人,先挨打。
时东南风大作,波浪汹涌,数十艘船,如离弦之箭,直向西北而去。
等到船离江夏水师约二里处,凌操用刀一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