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终于结束了。
在朱元璋看来,他已经做好了论功行赏的准备,只不过朝会毕竟不是议功的地方,提供个大方向,接下来直接召集几个臣子谋划一番,然后下旨便成。
可朝会的上半场,他还风轻云淡,坐看群下臣子相争,自己高高在上,着实过了一把君王瘾。
然而紧接着自己下场,就闹得不欢而散。
北伐还没定,结果就是宋濂的科举……
一番争吵也就罢了。
那苏贵渊竟然也来说咱定下的“四户”?
“父皇……”
一路赶往东宫,朱元璋父子的脚步都非常快。
“放心,你爹我还不至于跟他们生气,最重要的还是你那边的事。”
朱标赶紧道:“儿臣说的不是这个,今日朝臣所言虽然过于偏颇,但也有其道理。这朝廷选仕,接下来到底怎么办?着实是个问题。”
“苏贵渊所说的四民,虽然固化了一些,但从此次御医来看,恐怕这些人真的要好好的针对一番。”
说到这里,朱标的语气里也夹杂了一些怒气。
以往。
父皇大开杀戒的时候,不论是在百官面前表演自己的仁德,还是他真的看不下去,都是要劝告一番的。
可今天,父皇说要杀那三个御医的时候,他一句求情的都没说。
实在是这些天,他自己都被那几人搞得有些厌烦,而今日朝堂上还不认错,光想抢功,更是让他从心里认定,几人该死!
至于之后的事情……
朱标看了一下父皇沉闷的表情。
“宋夫子有些话说的还是挺对的,现在还不是再度北伐的时候。”
此话一出,朱元璋疾走的身形,顿时止步。
他看向朱标。
朱标无奈道:“刚刚打了西番,您还要设立钱庄,眼下的重点在于让西番稳定,最好能让钱庄真的施行下去,此法一旦功成,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稳固住整个西番边境,我们将来才能腾出手,专门针对北元,其虽然退去草原,但主力尚存。”
“只要我们控住河西走廊,阻遏住北元和其它汗国的交流,那他们便不会在短时间内死灰复燃。我大明争取下的时间,刚好便是往后针对北元的利剑!”
“如此,争取一举功成,永绝后患!”
“而为今之计,还是宋夫子所说的内治……”
稍微停顿,朱标又道:
“至于苏贵渊所说的也有些道理,宝钞要推行,那民间就不能过于固化,其与科举是同样的道理,我大明应该给天下的有才德者,一展所学的机会,能者上、庸者下。”
“如此才是稳定有序的朝局!”
儿子都这样说了,朱元璋也不是真的莽夫,只知道北伐。
他叹了口气,“这天下局势的机会,稍纵即逝,可不是你等就能等来的。”
“至于朝局四方要平衡,国朝选仕……其法难寻!为什么停止科举?为什么施行荐举?咱都有自己的理由。”
“至于四户四民!”
“哼……这是咱大明朝之所以立国的根本,还用咱给你多说吗?”
朱标还想说话。
朱元璋蹙起眉头,“罢了,先回东宫看看咱这儿媳的情况,之后你我父子再慢慢争!”
“顺便也论一论,如何赏赐。”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无奈了。
“此次苏闲所送之药,要说救了太子妃,当然是大功!”
“可要知道,若是能在北伐西征之中,能让我大明将士少伤亡那么一点,那就是大功上的大功。”
“他又太小……其父这段时间忙碌宝钞也是功,重设宝钞提举司,如何拆分,如何设立官职,选人,这真要好好想想了。”
说着。
朱标也点了点头。
可走着走着,朱元璋忽然想到什么,脚步一顿。
朱标疑惑看去。
“咱突然有些好奇,今日其父和宋濂所说,虽然是两回事,但归根到底,却似乎是一回事。”
“你说那小子怎么看?”
啊?
朱标闻言,却是真的愣住了,看父皇这想法,难不成还要问苏闲不成?
“你看,之前空印,之后藩王,其都有独到见解,更是在藩王一事上,赞同了咱认为是‘汉景帝’的错误。”
朱元璋想到这里,便不自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其童真无邪,赤子之心,所见所看,才是这世间本真。你猜猜,他这次是赞同的想法,还是赞同咱的想法?”
朱标完全没有想到父皇会有此一问,他正想要说其它。
却不料朱元璋竟是再次止步,越发好奇。
“不对,那几个夫子,今天突然上朝,哼,怕也是因为苏闲的事,想提出科举转移群臣视线?正巧也圆了他们的梦!”
“还有其父都给咱说四民,这个迂腐的玩意!正巧,那小子若是跟咱一样的想法。”
“咱也让他儿子回去,好好的教教他……”
“什么是朝政!”
朱标越发愕然,但一想到父皇之前已经在朝堂上明言:要重设宝钞提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