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姊妹往火坑里推,她付出一个双身子的宫嫔,可不只是为了给谢氏添一个“与洛氏有联姻”的名头,这位准姐夫或者准妹夫,要是扶不起来,她也是不认账的!
如果是云风篁自己跟洛寒衣交易,那么至少两家定了亲,过了明路,她才肯将梁氏送过去。
但因为淳嘉从中斡旋,故此约定过两日就借口梁氏胎像不稳、钦天监算出来烟兰宫比较适合她腹中子嗣,将人送去心丽殿。
……总的来说,扶阳王一脉的王陵崩塌,后宫场面上的变故,主要就是两位皇太后受了刺激双双卧病,从而使得瑶宁夫人跟欧阳修容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抚养皇嗣的机会。
在前朝,这事儿可是激烈了:变故传来的次日朝会上,有朝臣出列道明此事,请淳嘉示下,顿时满朝文武哗然,跟煮开了似的,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向着淳嘉的当然是力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表示天子已经正式过继孝宗皇帝,扶阳王一脉只是寻常远支宗室,王陵崩塌,那么咱们按着规矩来,册封个嗣子过去,让嗣子操心善后就好……总之跟中央关系不大。
而站纪氏的诸臣则直接提出来,王陵崩塌这么坏的征兆,一定是扶阳王一脉的先王们在九泉之下过的不太好,或者说有什么很大的怨气之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扶阳王一脉一直单传,这会儿为了给孝宗继嗣,直接没人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淳嘉要继嗣孝宗,来帝京也还罢了。
扶阳端王,也就是淳嘉的生父,其正妻侍妾亲女尚在,却都长住帝京宫城之内,全不管端王陵墓,谁知道是不是留在那儿的守陵人由此惫懒,懈怠了供奉,使得扶阳王一脉先人泉下不安?
所以两位皇太后连同昆泽郡主归返扶阳郡势在必行,而且嗣子人选也必须立刻定下来,尽早修复王陵、安定先人才是!
“陛下虽已出继先帝,然毕竟托体扶阳端王,若于扶阳王陵之事上有着迟疑拖延,恐怕于圣誉不利。”以邺国公为首的纪氏一派官员肃容进谏,“况且坊间已有谣言,道是陛下前些年膝下空虚,恐与扶阳王一脉无嗣有关……”
言外之意,淳嘉你自己过继到了孝宗膝下,快快乐乐的登基做天子,全不管生父一脉身后无人。可不就是遭了报应,以至于大婚近十年了都还留
不住任何皇嗣?
至于说为什么今年开始宫里陆续增添子嗣了,那当然是前面讲过的,太皇太后跟纪太后的茹素祈福、捐钱捐物之类帮忙积德的行为啊!
但毕竟亏欠下了扶阳王一脉,哪怕有着堂堂太皇太后跟母后皇太后的助力,这不,这份孽障还是抵挡不住,王陵崩塌的警告来了?
邺国公等人引经据典,总之核心就是,必须立刻送袁太后曲太后以及昆泽郡主走!以及,嗣子年纪不能太轻了,最好自带嗣孙,最少也要可以立马娶妻生儿育女,才能安慰九泉之下的扶阳王一脉。
要是年纪太小的话,万一活不到留下后代的年纪就没了,这不是坑扶阳王一脉,让他们接连绝嗣么?哪怕还可以继续过继,这也太折腾了,九泉下的先人岂能没有怨怼?!
末了甚至还暗示淳嘉,你要是真的对生父一脉有愧疚,又是个厚道人,其实也可以下个罪己诏什么……
淳嘉对于最后这话当然不会放在心上,罪己诏岂是能够轻下的?这种事情这一道诏书下去,等若是坐实了他亏欠扶阳王一脉的事实了。而且法统来说,他做了孝宗的嗣子,就该将自己当成孝宗之子看待,而不是心系生身父母。
这话不过是纪氏一派想激怒他,让他盛怒之下做出不智的举动而已。
天子心平气和的听完,缓声道:“当初两位母后及昆泽随朕前来帝京,邺国公亦曾允诺。”
这里面有着多方角力的妥协,但也有纪氏的一份用心,就是扶阳端王的遗孀遗孤都跟淳嘉来了帝京,那么这一脉继嗣的事情也能拖下去——如此不至于让淳嘉平白多了助手。
否则以袁太后的手段,以及她跟淳嘉的情分,如果当初她被留在扶阳郡继续做太妃,可想而知,新任嗣子必定在她的影响下,倒向淳嘉。
如果这个嗣子出身并非孤寡,也有着血亲的父兄的,说不得一大家子都要倒向淳嘉……毕竟公襄氏近支凋敝,远支有跟天子拉上关系的机会为什么不要?
淳嘉如今也不指责邺国公出尔反尔,抢在他辩解前道,“当然此一时彼一时,王陵崩塌,两位母后还有昆泽自该返回扶阳郡处置,但,两位母后昨晚惊闻噩耗,却是双双当场昏厥、卧病不起!如今后宫都侍奉榻前,太医昼夜候命,这般情形,岂能远行?”
“既如此,敢请陛下于帝京赐扶阳王一脉府邸,以安置两位太后娘娘与昆泽郡主。”邺国公立刻说道,“毕竟两位太后娘娘与昆泽郡主于宫城只是寄居,之前王陵无事也还罢了。如今王陵崩塌,扶阳王一脉诸先王必然怨气勃发,若其遗孀遗孤仍旧居住宫城之内无动于衷,纵然择立嗣子,修复王陵,安抚诸先王,恐怕诸先王也要愤恨难平!”
不能远行没关系啊,先从宫里搬出来——亡夫亡父的坟都坍塌了,做遗孀做遗孤的,怎么还好意思赖在别人家不走?!
再怎么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