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闲聊之后, 柳莺娘便回去开始做她的嫁衣,只隔三差五来跟姜白芷说会话。
姜白芷这边,则是依然专心写她的医书。
时至二月底, 她终于将外科的构造篇写完,连文带大量配图, 总共六十七张纸, 正反页都是满当当的字或图。
顺便, 她还随手写了个外科病理简述。原本是不打算写这些的,只是在做构造篇的时候, 总是会联想到一些常见病症,便像是做随记一样, 大致写了一些东西。
这外科病理简述,内容也确实只是简述。她尽可能简略又明确地区分介绍了外科里“痈、疽、疔、疖、疮、疡、疥、癣、伤折”等病症,以及大致的治疗思路。并未详细到如何检查、如何完全确诊、以及用哪些药物对症治疗。
这算是一个附带的小册子,也简略地做了配图, 总共用了不到三十张纸。
“接下来就写内科了。虽然这样闭门不出, 一个人闷头写,容易写漏一些细节要点,但总归是个比较规范完整的教材。等到用这些教材指导学生时, 学生随堂会发出什么疑问, 我再针对他们的疑点解惑,同时对教材进行编注补充。”
她个人的思维并非全知全能,即使她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得够全面了,也不一定能解开所有人的困惑。她忽视的一些角度, 需要在真正授课过程中来发现。
“终于开始内科了,我应该能赶在四月前搞定吧?虽然内科的配图特别多……”
姜白芷做了个手指操,给手腕按摩了一会, 才继续提笔。
她很清醒地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即使这样的工作,让她大脑很疲惫,手指手腕亦酸痛不已,她也会单纯因完成某一个小节而心神欢愉,然后继续去写接下来的内容。
刚完成的外科,基本是按照中医的说法来概述。
而内科的构造篇,姜白芷想以西医说法为主,中医为辅。以后要写的病理偏,则依然是中医疗法为重——这方面其实也没得选。
“让我看看之前写的纲要……”
她将已完成的外科构造篇、以及外科病理简述分别装订成册,收到专门装这些教材的木盒里,然后拿出最开始写的概论大纲。
“内科除了血液、风湿、神经之外,基本都是与内脏紧密相关,大体上按四个系统来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姜白芷有些头疼,用木笔的根部敲打着自个脑壳,“唉,最麻烦的是要把这些内容,尽量全面又清晰地用这里的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她肯定不能写什么“内科、姜记第一、构造篇”,然后紧接着来个什么“消化系统”。
人家看了会问:“什么是消化?为什么叫消化?什么是系统?你凭什么这么搞个系统?……”
烦都要烦死。
仔细想了想,她提笔在纲要里随手比划,像是打草稿一样写着,“呼吸科、脏腑科、风湿科、血液科——划掉——改成心血科”,以及犹豫了一番,添上了“神经科”。
这个神经,其实在姜白芷的上辈子,也是外来词,对应的是中医里曾提及的“细筋”,这个世界暂且也未出现过神经的说法。
姜白芷短暂犹豫过,还是决定将这个词给“创造”出来。
就如血管的重要性一样,这神经也很重要。
血管的存在,使得人体生存必须的血液能够通过心脏泵出,由动脉将新鲜的、裹挟着营养的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供需之后的血液也能再通过静脉,反向输送回心脏,如此形成一个大循环。
而神经,不如说是神经元、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系统、组织,是不同于血管的另一种层次的存在,它负责传导人体的“感觉”。
比如说,身体觉得冷了热了,这种感觉传递给大脑,大脑才会相应下达指令,让人自主去增减衣服,同时还会发生一些身体的应激反应,比如说舒张血管或者打寒颤等,抵抗外来的影响。再比如说,由于某些原因,大脑过度兴奋,这种兴奋传达到脊髓、躯体上,身体也会做出一些兴奋的反应。
这方面的东西比较复杂,神经系统上的毛病,即使在姜白芷上辈子那样的医疗环境下,也是很难完全治疗好的。
——比如说老年人有一定概率患上的“帕金森病”。
姜白芷想把神经部分也写出来,就是想尽可能将她所知的人体,全面描述一下。有了这个底子,以后徒子徒孙们遇到什么面瘫症之类的病症,也可综合考虑多方面元素来检查,免得弄错了病根,反而把能自然恢复的临时病给治成一生相随的永久病了。
至于先前提到的人体各大系统,她会将对应内容拆解开,写在不同小科目里。以后有什么契机来做某某系统的论述,她再带着徒弟们重新搞一本新的专业书。
不多想之后的安排,按照姜白芷目前这规划,内科下,又分为五大科:呼吸科、脏腑科、风湿科、心血科、神经科。
除了她首次“造出来”的神经科之外,风湿科这个门目,在当下人看来,或许也有点“玄学”,但姜白芷会尽力,隐晦指出人体内部,或有所谓的能使人“自愈”微小物质存在,这种物质,自愈力弱了,人容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