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没来得及被放火烧掉的粮食草料、布匹衣被、甲械车马,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的,随便粗略计算了下,也是赵家寨所获的十几倍、二十几倍起步。
有了相对充足的资源和人手之后,一些原本存在纸面上或是初见成效的计划和构想,就可以继续推行和扩大下去了;比如,在食髓知味的王蟠要求下,原本实验性的旗语队需要扩编,从三十五个人扩编到一百二十个,以满足如今上百个队的传令要求。
然后是对现有人马的再度整编,汇合了周淮安带来的三千人之后,再次膨胀起来的人数也需要进一步的选拔和甄别,裁汰过剩的老弱病残和挑选精壮以充实各分营,顺便减少不必要的虚耗和靡费;
义军的体制是师法官军的产物,但是相互之间依照境况和地盘的好坏,又各自有异同之处;
差不多都是十人一火,各设火长、五副一员管之;每队三十到五十人之间不定员,设队正、队副、旗头三员管之;三到五队为一旅,设旅帅、旅副并杂佐五人;两旅到三旅为一团,官以校尉、副校尉,并一火杂使人等;两团到五团为一营,有大中小三等,大者官别将,中者校尉,小者为副尉。
而基本上每一级的营、团、旅、队、火,只定相应人头的基本衣粮供给,其他的东西就要靠自己去筹给和缴获了。现在就要重新统一在固定的编制下,已达到更好的令行禁止效果;尤其是籍此扩军增编的由头,打散拆开那些乡党、亲族所形成的小团伙雏形,当然这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事情。
用缴获来的乘马,扩大马队和游哨的规模,扩编骡马大队和车辆的编制;就地营造更多的甲械装备,以达成最少八成左右的武器装备率,和四成左右的披甲率;其中比较精悍的队都要换装缴获的皮甲或是镶嵌甲,头目们要有一身大氅和连身袍子。。。
再者,有了相对充足的食粮之后就要在城门外开场放粥,一方面是收买人心,一方面也籍此招揽合用的人手;这同样也要周淮安去分心关注和甄别、挑选。
诸如此类的需求林林总总的不一而论,都需要人来筹集和安排相应的计划日程。然后,周淮安发现自己有些尴尬了;正所谓是自己挖的坑得自己填,自己夸下的海口也得自己收场了。
正所谓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他先从王蟠哪儿讨来了,小范围内征用一切人手和资源,而不受干扰的便宜之权;然后又从后队里挑出约莫五十个,在晚饭后的说古兼自诉小会上,表现的最是苦大仇深而平时做事最为坚决干脆,还要不怕血腥和肮脏的人手。
先行一步划定场地和布置好相应的陈设和器材,调拨足够额夫役来进行改造和建设;然后按图索骥的派人控制和封闭住,那些城内富有人家的门房出入,而暂时将他们圈禁在家中只允许最基本的食水进出;
接下来,就如后世那位伟人说得一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他专门组织安排了两只私下行事队伍;
一只由小七手下二十几个少年人组成的市井普查队,专门散步到街头巷尾去打听消息;一方面是了解城中大多数产业的布局和归属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以寻访亲友为名,在妇女扎堆的水井、沟渠边上打听消息,主要是对城中一些名望人物的风评和口碑等。
另一只则是由长相相对老实诚恳而让人容易亲近的士卒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乘着放粥的时候,对那些底层人等进行抽查式的走访,以多加一碗粥水的代价,换取他们对城中大户人家和旧属官吏们的消息来源。
由此收集上来的信息,虽然有不少缪误和夸大其词的存在,但是在许多样本重复对照的足够概率之下,还是可以交叉形成,这些城中有字号的大户、富家,或是其他有钱人家的基本分布和社会关系的脉络。
然后,就是下一步具体操作的问题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系统性的抢劫和勒索的手段,很早就出现在了人类进化的历史当中了;在后世的经验教训看来,也完全可以做成充满艺术性和文化传统的事物;而直接明火持杖的破门而入,肆意打砸抢烧的威逼对方交出财富的方式,无疑是最低劣也是最没有效率和性价比的做法了。
至于其中最高端的集大成者,无疑是后世的欧美列强国家,靠在第三世界国家累累尸骨上的红利,享受了几百年殖民时代和工业原始积累的好处之后,依旧可以依靠扶持傀儡政权和买办代理人来,继续在输出和保护民主、自由的旗号下,在所在国的经济命脉上吸血和撸羊毛下去;
乃至丧心病狂的以正义和公理为名,在周边地区制造争端和热点,来迫使自己的同盟国家(小弟),支付驻军的维持费用和分摊战争军费,或者干脆以军火采购为名的定期上供和缴纳保护费。
以上的种种方式和手段,无不是为了达到在普世价值的遮羞布和伪装下,更加隐蔽而稳定的长期抢劫、勒索下去的最终目的;而且,还有许多被收买和洗脑的无良文人、公知,为他们强盗逻辑和黑历史什么的,各种涂脂抹粉和鼓吹洗白。
这才是强盗逻辑的最高成就啊。
当然了,现在周淮安还没法做到这个层面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