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人面广,有心和周黍修复关系,就开始想招。
目前来着,最重要的当然是粮食。
因为报纸上将形势说得很严峻,其它几个县也不安稳,有很多的关系找到他,问有没有门路搞到粮食。
老朱的门路多,他手里交税的那些农户,家家的田地里都有粮食,往年也撮合过不少的生意。
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运输。
有钱没粮的,窝在安全区里,拿了高价钱想买粮,但没人敢跨越漫长的边区路线送货,买不到!
有粮没钱的,手里囤着粮,但害怕路途遥远危险,与其送货路上死了,不如存着粮食苟活。
如果能解决运输问题,岂不是赚翻了?
老朱想明白这个问题,正碰上徐楠到处找人牵线,似乎想往东昌区和红星区做生意。
再打听打听,崔烬本来负责帮周黍押货,最近采购了不少大货车,挂出了货运公司的招牌。
那些司机和运货的人,不少都是巡夜军里退役出来的。
想想周黍的血主身份,褚子高的关系网和能力,这不是借巡夜军的力量保障运输吗?
老朱自诩看透了周黍挣钱的手段,就要帮她一个大忙。
听说东昌区粮储局传出来的消息,要在兽潮之前买大批的粮食冲库。
现在有人买,有人卖,还有人运输,岂不完美闭环了?!
老朱立马联络过去,接了两人来四槐树镇。
周黍愿意见东昌区的人,但并不是立刻。
她先让李美去招待,观察观察,自己则去坡地高点,给两个大水池子注水。
紧接着巡棚,不是每个都巡,而是捡重点的,孙凌特别向她推荐的几个。
第一个葡萄藤已经上架,并且开出串串花的。
孙凌已经用催发技术尝试过了,这个品种的纯甜,果肉绵密厚实,只要老老实实浇灌长大,口感秒杀市面上所有水果葡萄。
种植了四五十棚的样子,准备送去北都开辟市场用。
第二个是李美一直培育的李子果,经过孙凌的妙手,挂果率还是不怎么样,但比以前好多了。
口感比不上最优的葡萄,但比现有的苹果或者梨都要好,作为葡萄的次等推荐很够格了。
种植不到二十棚,目标市场也是北都区。
至于黄瓜番茄等等,在原有普通品种的基础上,优选了差不多七八种出来,已经各自铺开种植了,长得快的已经打花蕾了。
而孙凌最重头戏的,是一个水棚里的秧苗。
她笑嘻嘻道:“赵烟送我一把种子,说是从北边荒野里找到的,她自己没搞明白,让我试试。”
周黍没看出什么不同来,就是水能力上去的时候,那些小小的秧苗表现得特别活跃。
孙凌却雄心壮志,势必要搞出自己的专门主粮来。
周黍看她眼睛下面挂的超大黑眼圈,问了一个灵魂问题:“你又熬夜了?”
孙凌本能要摇头,崔烬却道:“天天晚上亮灯到半夜三四点。”
然后早晨六七点起来,继续在大棚里逛荡,游魂一样。
这拼命的架势,好像有野狗在后面追她!
崔烬不是多嘴的人,也难免问一句:“你家欠债了?”
李美家有巨债,但也没像她这样不要命。
但孙凌居然道:“徐楠催我啊!”
南兴区的生意做得不错,虽然林氏亏本买风光,但丰收蔬果店得了实惠,即便随着调低了售价,但在销售额缓缓增长的情况下,利润率是看涨的。
徐楠几乎每天都催孙凌一次:“继续扩大棚,上产能。周黍的地种完的话,就去租!崔烬家的地不还荒着吗?赶紧开出来!”
趁行情好,把市场占住了。
周黍看孙凌说话那样子,就知道关键问题不是这个,提议去她的实验大棚看看。
四槐树镇的条件虽然比不上安全区,但做研发该有的基础都有。
只要孙凌需要,实验大棚都能配齐。
一行人就顶着夕阳往家的方向去。
实验大棚的管理严密,进出都需要登记。
孙凌就想先进去收拾收拾,但被周黍拉住了,一起看才能看出问题。
这一看,果然真正的问题藏在里面。
这姑娘在大棚里辟出来上百平方米,专门研究土壤。
就是周黍用三种能力做出来的营养基质,和野外自然土壤的对比试验。
各种配比,各种成分,瓶瓶罐罐摆满了不同大小的架子。
周黍翻看实验记录,短短不到一个月,次数居然记录上千了。
也就是说,孙凌在承担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每天起码要进行三十次以上的对比试验。
铁人也不是这样用的。
研究人员在关键问题上死磕,是既好也不好的品质。
好的是钻研精神够,不好的是容易钻牛角尖,走上死路。
果然,孙凌在周黍翻实验记录的时候就胀红了脸。
等到周黍看完,丧气道:“我做不出来!”
无论如何努力,她找不出周黍的土壤因为什么奥妙才那样优越。
无数次怀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