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正在给食品厂的几样小吃找销路,因为青叶县的大力支持,以及有中标巡夜军集采打底,所以各种许可证都办得非常顺利。
她想稳妥些,先走各安全区内超商的渠道。
然而送出去的试吃样品反馈虽然比较好,但各家开出的条件也高,面临成本,售价和利润的问题。
她就紧赶着去四槐树镇,首先当然是查账和核算成本。
樊静递上来的账本,书写工整,条目清楚,各本账之间理得清清楚楚。
特别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简直门儿清。
徐楠翻着账本夸奖他,不愧是北都的高材生,放在她这小破厂子里,简直大材小用了。
就笑嘻嘻道:“你现在的工作量,特别不饱和吧?”
樊静还是第一天那种不太懂事的少年人样子,说起自己每天的起居行程来。
住当然是工厂旁边的宿舍,一个人独占了一小套,拥有独立卫生间,不用跟别的雇工挤。
只是用水非常不方便,所以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水井打水。
电也不奢望,所以吃饭在工厂搭伙。
这点他非常满意,因为厂里的菜都是周黍棚里产的,随便厨房师傅怎么做,都是好吃的。
再来就是本职工作的成本核算,因为厂里的产品种类实在太少,涉及的材料也不多,所以他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其实是去周黍家核算货物。
这些事,连同每天做账,不到上午就能做完。
所以他下午都是闲的,就骑着个小自行车,将镇子附近十来公里逛遍了。
徐楠听得微微笑,看不出心里怎么想的,但道:“这样的话,再给你安排一个工作?”
樊静求之不得道:“当然可以!”
于是就接了去帮周黍家整理账目的活。
说的是整理账目,其实是将她第一次蘑菇开卖的全部收入,包括给各家支付的不同款项,建设成本,连崔烬那边提的公建资金一起。
郑之行和李美抬出来两个藤编的大框子,里面全是一本本的账。
全在这里了!
崔烬那边当然配合,让吴畅也搬了一筐子的账本来,是目前公建账户的收支情况。
樊静虽然有料想,但也略有点吃惊:“全都给我看?”
也太实诚了吧?
李美冷冰冰道:“你不是有很多建议吗?不会只能说,不能干的吧?”
当然不是!
樊静干脆在周黍家住下,选了附楼一层的一个小房间。
先算账。
一副眼镜,三四把算盘,熬了个通宵;
然后清待付款和欠款,发现这现金流也太好了,每天几万到十几万元的进账!
怪不得李美和郑之行那样粗暴的财物方法也能支持下去。
但支出也太大了!
首先烧钱的就是水库,其次就是公路。
这个公路并非镇上出钱修的两条主路,而是周黍接着主路往自己土地上修,连通了水库后一直环到山谷那边去。
樊静骑车路过过,山谷那头是荒区的交界处,每年兽潮就从那儿涌出来。
完全没有价值的投资,为什么要花几十万?
他在这一项上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其次就是成本核算太儿戏了。
譬如成本,每个月有一项很大的灌溉营养费用,明细没有,只有一个简单的备注,然后就是大笔的钱。
这个钱,是入周黍私账的。
还有很多漏算错算,导致提给崔烬的公建支出超标。
这个审核起来比较麻烦,得一笔笔流水拎出来,还要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
樊静虽然能干,但只有一个人,还要去核算各种单据,搞了两天才出来一个结论。
崔烬得退一部分钱回来!
因为问题是在太多,樊静足三四天屁股没挪开过板凳。
先是方媛来给他送饭,他吃了后将碗筷放在门口,继续苦干。
后来是方擎来探听,不知是同情还是好奇:“会计也这么忙的吗?不就是算加减法吗?”
居然亮灯到深夜,虽然是油灯,但也太费油了!
樊静对这大力士解释:“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是——”
方擎就那样看着他:“不是加减法是什么?难道还能帮黍姐把钱变多?”
樊静点头:“当然能!”
一个好的会计,不仅能把账算清楚,还能把钱变得多很多!
他在孙家的时候——
不说了,继续干活。
后来是李美来,翻着他重新分类誊写的账本,半讥讽道:“把我和郑阿姨的流水账重写一遍,就是你的本事了?”
樊静理解她对自己的敌意,毕竟谁的工作被故意挑刺否定都会不爽。
而且他挑她,还是在她特别忙的时候。
樊静每天早晨六七点起床打水,就看见她往大棚地走;
上午来周黍家核对材料,就见她和菜贩收发货和对账;
中午去食堂吃饭,李美就回自家旅店张罗生意,还稍带着把自家的春耕和其它杂事都理了。
十七八岁的少女,看起来活力四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