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十天的光景,旧京已经不是司马良记忆中的那个繁华的京城了。
曾经鼎盛的坊市变得萧条,桨声灯影的金水河两岸再听不到渺渺的琴声,不见胭红脂绿的画舫花娘,口音各异的南北商人更是踪迹皆无。
自他弃城前往南召之后,城中的百姓也大多出走逃难。
旧京,变成了一座死城。
司马良的囚车是从北偏门入城的,在他35年的人生记忆中,其实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旧京度过的。他生在京城,成年以后前往封地就藩,隆成帝驾崩之后又重返京城,几出几入,北偏门从不在他认知的范围之中。
无论是做皇亲、藩王还是做皇帝,他司马良的车架从来都是从宽阔高大的东阳门入城,北偏门,那是宫中运送夜香的车马才走的通路。
司马良抬起头,木笼囚车将他头顶的天空分割成一块块小方格,身体稍微动一动就要碰到,被枷锁扣得十分难受。
如今他只配从北便门入城,近在咫尺的城门破败寒酸,与正阳门下的辉煌大气宛若两个天地。
的确是两个天地了。
从皇帝到阶下囚,一共只用了不到十日。富贵半生的司马良做梦也想不到会是坐着囚车回到旧京,而且还是最终的结局。
一过这北便门,多半便没有机会再离开,做了这座百年皇城的冤鬼。
回想这不到十日的经历,司马良恍若隔世,说不后悔是假的。
自从那日他选择弃城,仓皇出逃南召,一开始便存了固守以待边军增援的心思。
他不是不知道虞家和解家的心思,弃走皇城是下下策。无奈巨楼车的威力实在骇人,他只要一闭上眼就会梦到旧京高高的城墙被巨大的阴影笼罩,恐惧已经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神。
还是南召好,城小不说,又位于连绵起伏的白龙山中,山路崎岖易守难攻,只要经营得当,一时半刻还能享得安稳。
只是他想的虽然很好,可现实却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发展,司马良的车驾一出京城,情况便很快发生了变化。
先是解家和虞家面君,言说胡人逼近旧京,自家宗祠怕是要保不住,请求司马良批准两家回乡守宗,为皇帝撤离吸
引火力。
虽然知道这两家是另有心思,这话说得半点毛病挑不出,正明帝还得“痛哭流涕”地感谢一番,然后与两家作别。
不是不想发火,可如今胡骑不日便要杀入旧京城,最要紧的事自然还是逃命,哪里还容得在两家身上浪费时间。
待得日后他重返正殿,必要治两家一个临阵逃脱的大罪!
虞解于当晚便离开了马队,顺带着撤走了自家的府兵。两家在正明朝一直是领头羊的存在,他们一动,下面的小世家也很快动了心思。只是他们毕竟不如虞解兵强马壮,财大气粗,还要倚仗剩下的5万西河军的武威,一时半刻倒也没有轻举妄动。
只是司马良没想到的是,他以为忠心耿耿的五万西河二郎,从自家封地带出来的心腹下属,一早便在接连的溃败中生出了异心。第一日勉强维持了表面光,从第二日开始,护卫他大军便越走越少,一日比一日稀疏,许多早上还看到的将尉,到了晚上没了踪影,连带着手下的兵丁也不知所踪。
就这样,五万西河军走着走着就成了4万,3万,1万……
最后跟在司马良身边,只剩他最核心的5000御林军,近身伺候他的内侍,以及手无缚鸡之力的世家子弟,但凡有些实力的早就自谋生路了。
司马良气过,骂过,暴躁过。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坐在京城皇位上,坐拥无数兵马粮草的正明帝,现在的他,和一个无家可归的野狗没什么差别。身为西河王时的封地被胡人占了,唯一能投奔的南召,还比不得大世家的地盘滋润。
没钱,没粮,翻身艰难,拿什么压制手下将领的不轨之心?!
战乱的年代,皇帝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手下有没有能打仗的刀枪。西河王军原本包含世家大族的府兵,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良上位后不能像他堂兄弟司马烨一样,可以毫无顾及的斩杀世家,他的武装力量还需要大世家的支持。
可是到了现在,世家抛弃了皇帝。司马良被剥掉了最光鲜亮丽的外衣,露出孱弱且丑陋的本质。
他不甘,他狂怒,但却对现实无能为力。
时局乱成现在这样,谁都知道司马良就是最明显的靶子,是胡人追击的主
要目标。左谷蠡王下令悬赏活捉业朝皇帝,成者加官进爵,手下的胡骑必然全力以赴,死追不放,不死不休。
这样的风险,谁愿意承担?
到了这个时候,伴驾可不是什么荣耀,而是要丢掉性命拖累全族的大危险,分道扬镳才是正解。
少了大批兵马的护卫,司马良这一步走得异常艰难。
大世家出身的妃嫔一早便随着家族离开了,留下的要么是无处可去,想要搏个翻身的二三流世家,要么是出身卑微的内侍。一群乌合之众跌跌撞撞、狼狈不已,拼了命地朝南召城奔逃,却终究比不得胡骑的骏马。
在第五日凌晨,司马良一行人被围困在白龙山下,再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