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诸人见他平安归来, 忙过来给他道贺。
大伙儿纷纷打趣, “赵学士, 趁着还没走, 赶紧多看看翰林院的书, 等明儿你高升了, 我们这里的书可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了。”
赵世简哈哈大笑, “我倒是舍不得这里呢, 诸位大人待我好, 教我读书修史, 我到翰林院来学的东西比我前十几年都学的多。怪道人家都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跟着好师傅, 才能学真本事呀?不过, 以后何去何从,都是听朝廷安排,小子哪里敢置喙。”
有人问他,“赵学士, 是笔杆子重还是枪杆子重啊?”这一听就是找事的。赵世简本是两榜进士, 却要去上战场一刀一枪地杀敌,有些人看不惯。在这些人心里, 觉得垂拱而治才是君子所求, 他一个文人,又不是丘八,作甚干这样有辱斯文的粗鲁事,实在是给翰林学士丢脸。
赵世简忙收敛了笑容, “我不敢说笔杆子和枪杆子哪个更重,只是,圣上治国,自然是文武兼治。圣上一句话,让我拿笔杆子我就拿笔杆子,让我拿枪杆子我就拿枪杆子。我只听圣上的,不知您可有别的高见?”
那人听他抬出圣上,不好再接话,讪讪地回道,“赵学士文武兼修,我等比不得。”
有人又凑趣,“今儿晚上,咱们不若借着赵学士的由头,一起去聚一聚,给赵学士接风如何?”
大伙儿都纷纷说好,赵世简一一谢过大家。
说笑过后,大部分人都走了,只剩下杨镇和夏学士。
杨镇拍拍赵世简的肩膀,“简兄弟聪慧,不必与那等蠢人计较。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你如今文武兼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总比一味留在翰林院读书强。这里何年何月能出头呢,你去从武,有进士身份加持,文人不如你勇武,武将不如你博学,这是一条好路子。”
说罢,他也走了。
夏学士等众人都走了,笑道,“贤弟,明儿我请贤弟吃酒如何?给贤弟接风洗尘。”
赵世简忙道,“兄长不若去我家里,总比外面干净些。”
夏学士笑了,“我给兄弟接风,去兄弟家吃饭,那不又成了兄弟请我喝酒了,说出去,旁人又要说我夏南风抠门了。”
赵世简哈哈大笑,“兄长想到哪里去了,咱们兄弟之间,计较那些作甚。兄长带两瓶好酒,我让家里人准备几个小菜,咱们不醉不归。去外头喝酒,要是被御史知道了,我一连两天在外头喝大酒,要参我荒废正业了。”
夏学士也不矫情,点头道,“那我明儿夜里就去兄弟家。”
当天夜里,翰林院一干同僚凑份子在朝阳街包了个隔间,大伙儿请赵世简一起吃了顿酒,算是给他接风洗尘。
第二日,赵世简才刚到翰林院,他的任命书又来了。
兹有翰林学士赵世简,在征北之役中杀敌有功,封五品游击将军,任御林右军丁字营郎将,即日到任。
赵世简谢过吏部送文书的官员,立刻打包去了御林军。
御林军正一品统帅一名,正二品副统帅两名,正四品翊府中郎将两名,正五品左右郎将四名。每名副统帅掌管一万五千御林军,名下两名翊府中郎将和左右郎将各两名。每名郎将下面有六品长史一名,六品司阶一名,其余参军、中侯、司戈等十几名。
赵世简任右军副统帅翊府中郎将下右郎将,管辖丁字营三千多名御林军,直接对翊府中郎将刘大人和右军副统帅张大人负责。这个五品看似不高,却手握实权。
翰林院一干学士们羡慕不已,但羡慕归羡慕,人家赵学士一来立过两次军功,二来是贤妃亲妹夫,四皇子的亲姨夫,你嫉妒也嫉妒不来。得,还是好好送行吧。
一帮人一起动手,很快把赵世简的东西收拾的妥妥帖帖。
赵世简提着包袱,谢过大家,直奔御林军。还没出翰林院几步路,遇到了赵书良。
赵书良原来是御林军正七品录事参军事,如今听说自家儿子也要来御林军,顿时高兴不已。他跟上官长史大人请过假,自己来接了儿子过去。
御林军主要职责是守卫京城安全,故而其衙门离宫廷不远。赵书良带着儿子去了中郎将刘大人那里,刘大人正四品,是御林右军两名翊府中郎将之一,赵书良是御林左军的小小参事,故而他不认识。但他旗下要新来一位年轻的右郎将,这他是知道的。
赵书良把儿子送到右军衙门口,自己回去了。赵世简自己找刘大人报道,刘大人点点头,并未多说,直接让他去自己的衙门。
赵世简虽是五品,但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前一位右郎将是景平帝亲信,如今留在了西北军中。御林军是景平帝的亲卫,凡五品及以上任命,必须经过帝王亲自过问。
赵世简是被景平帝安插近来的,御林军里皆是帝党,对景平帝把自家妃子的妹夫插进来,不置可否,且看他后面表现如何。
各位属官早就在等候,赵世简浦一进屋子,众人忙迎接过来,“见过赵大人。”
赵世简打眼一看,十几个人,个个都比自己年纪大,想来办差都经验老道,自己初来乍到,少不得还要倚重他们。
属官们行过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