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红楼之贾赦超能苟> 第34章 第 3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第 34 章(1 / 4)

忠顺王乃是致和帝的庶弟,当年致和帝登基颇多挫折,忠顺王作为支持致和帝的亲王之一,对致和帝顺利登基有所助力。所以李宜山这提议无论是从致和帝的角度还是文武百官的角度,都挑不出错来。

但是贾敬既然已经察觉到司徒硫的狼子野心,又知道忠顺王与司徒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不能让李宜山促成此事。

于是贾敬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臣以为论南下办案的人选,按李大学士所言忠于朝廷、不得徇私、身份贵重而言,太子殿下做南下总揽也极为合适。”

太子乃一国储君,若说忠于朝廷不徇私,除了致和帝自己,谁敢说比太子更没私心呢?

但是贾敬此言却附议者寥寥了,一国储君前去督办一桩查抄罪臣的案子,是杀鸡用牛刀了。但是派与圣上同辈的老亲王前去,就不是了吗?

自然有人站出来谏言道一国储君身份贵重,不宜南下云云。贾敬也趁机反驳说忠顺王亦身份贵重,不适合南下。

贾敬能听出来的问题,其他人自然也听得出来。

苏丞相举着笏板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臣以为虽然江南京城相隔千里,然甄家、王家之案与岩亲王之案实为同案,当并案办理。既是岩亲王之案由三司会审,巡视江南依旧应以三司为主。盖因三司官员从岩亲王案事发便已介入,熟悉案情前因后果,三司协同办理甄家一案,当属上策。”

苏丞相这话就差直言不讳的说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了。忠顺王作为皇室宗亲,自然身份高贵,但是岩亲王谋逆一案牵连极广,让一个并非三司出身的人做总揽,若是彻查不清,会造成什么恶果?

“臣附议!”

“臣附议!”

……

朝堂之上也是一片附议之声。

别说朝会之上皆是老狐狸,许多人听出了李宜山的弦外之音。光说三司官员谁愿大权旁落啊?这些人哪个不支持苏丞相呢。

贾敬听到苏丞相也出来支持三司,松了一口气。

致和帝听见朝堂上争执不休,最终将矛头指向了江南官场。江南乃是全国头一等的富庶之地,哪怕一个知县的空缺,也许多人谋求。现在若是借着岩亲王和甄家的事将整个江南官场起底,得空出多少实缺来。

难怪这几日针对张修的传言来势汹汹的呢,若是张修名誉扫地,江南空出来的缺也轮不到几个到张修门生的头上吧?敢情这是新一轮的党争。其中不知道多少人想浑水摸鱼。

而提出派忠顺王南下做总揽的便是大学士李宜山。李宜山此人名声极好,和张修并称北张南李,若是张修名誉败坏,得利的不正是李宜山及门生么?

致和帝不管怎么说都在位几十年了,见证党争无数,官场倾轧无数,这些文人心思还不至于看不出来。

所谓帝王心术,无非是制衡和分权,其实不管李宜山抓住机会怎么斗张修,致和帝都不会让李宜山一家独大。哪怕张修这次真的被李宜山斗下去了,致和帝也会扶持新的文人领袖出来制衡李宜山。

既是有苏丞相出来谏言,致和帝便顺势道:“苏卿以为派谁南下合适?”

苏丞相道:“回皇上,臣以为一僧一道案乃是刑部主审;岩亲王案是大理寺主审,这回南下查办甄家、王家一案,由都察院总揽,刑部、大理寺、户部、京营各派官员协同。”

查办大案、要案本就是三司分内之事,且三司共同参与三件案子,各主审一件,可以说是公允之极。苏丞相这话自然附议的不少。

接下来便是推选南下办案的具体人员。因京城也有大案要办理,一直参与岩亲王案的总揽是不能南下的,但是各部院参与岩亲王案的骨干中抽掉数人南下却极合适。

正如苏丞相所言,江南甄家、王家的案子可以和岩亲王谋逆案并案,那么有熟悉岩亲王案的官员参与,更容易厘清江南盘根错节的案子。

另外,李宜山提的需要有一人不徇私,身份重,压得住江南官场众人这一点也极为重要。

贾敬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臣以为皇上派出巡按队伍代天子巡狩,地方官员岂敢不服?若是担心地方官员因品级自重,不服督察御史,可赐督察御史尚方宝剑。”只要能将忠顺王按在京城就行。

贾敬此谏言也被致和帝采纳了。皇室宗亲彻底被排除在这次南下队伍之外。

定了依旧是三司为主办理甄家案子后,各部院为了自己部院的利益最大化,也会在办案人员的派遣和权利分工上据理力争。

又是一番唇枪舌战,最后讨论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支南巡队伍相互制衡,张修和李宜山的门生皆有人在列,倒也没让谁一家独大。

至于京营,现在京城里都还在四处捉拿乱党,新上任的京营节度使贾敬是不能亲往的,但贾敬作为京营节度使,派谁南下倒还做得了主。

京营南下的一支队伍乃是贾代化旧部,便是当初围困王子腾府,又在岩亲王谋逆案中第一时间切断岩亲王和前线联系那支。带队的校尉名叫寇浪。

当然,刚经历了一场谋逆,不管文臣还是武将,致和帝都将制衡发挥到极致,京营还有另一名南下的校尉名曰孙绍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