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沈家,用过了午饭,周如玉起身收拾碗筷,沈苏也来帮忙,倒是王氏,抱着孩子走过来,歉意地朝她笑了一下,然后道:“大嫂,麻烦你了啊,要不是我家阿璎还太小,离不了我的身,我一定帮你干活儿。”
今天轮到赵氏去店里,所以她此时并不在家,王氏在去年十一月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沈璎,如今刚九个月,的确是还得照顾着,三弟又陪着自家相公去府城乡试了,的确是没有人能搭把手照顾孩子。
周如玉便摇了摇头,不在意地笑笑:“就这点儿活儿,也用不了多少功夫,我看阿璎也困了,三弟妹你带着孩子去歇了吧。”
“那行。”
王氏也算是了解这个大嫂的为人,明白她是真的不在意,便应了一声,抱着孩子转身回了房。
待到王氏走远了,沈苏才一边端起碗筷,一边小声念叨:“嫂子,你也太好脾气了,自从生了孩子,三嫂就再也没干过什么活儿,顶多做做针线上的事儿,现在只有娘念叨她的时候,才能指使得动她,还有三哥偷偷帮她,城里的小姐都没她这么矜贵,咱们村儿里哪家的媳妇儿像她这样啊……”
周如玉听罢,无奈地看了眼小妹,刚想说什么,沈苏嘴却没停,又道:“而且不干活就不干活吧,还每次都要过来说那么一番话,什么意思嘛。二嫂都不像她这样,起码该干活儿的时候还挺勤快的呢。”
见她这些话像是憋在心里许久了,周如玉便也没有打断她,索性一言不发,让她说个痛快。
待到姑嫂二人一块儿把锅碗瓢盆都洗刷干净了,沈苏总算是诉完了。
她抬起头,就看见自家大嫂放下手里的抹布,拖了两个小板凳过来,一副要跟自己长谈的模样,忙后退了一步,连连摆手,“大嫂你可别跟我说教,道理我都懂,就是在你面前说说而已。”
周如玉见状,简直哭笑不得,难怪相公跟自己说小妹聪慧,就是性情跳脱。
她这下可是亲眼见识了。
行吧,不说就不说,以免惹了她不高兴,反而更加抵触自己说的话了。
反倒是沈苏,怕大嫂抓着不放,赶忙换了个话题,“也不知道大哥这次考得怎么样,今天就该回来了吧?”
听到这句话,周如玉便没有了别的心思,眉间带出了几分愁绪,点头道:“是今天回来,不过考得如何这样的话,你可别当着你大哥的面问,他虽然从来不说,但我看得出来,他心里也不轻松。”
“我知道了,嫂子。”沈苏闻言便嗯了一声,听话地答应了下来。
……
姑嫂二人在这边谈话之时,屋里的老两口也说起了远在府城参加乡试的长子。
老太太手里正穿针引线,忙着给沈老爷子缝补已经磨破了的袖口,嘴里还嘟嘟囔囔道:“也不知道三郎这次有没有把老大照顾好,又是考九天,照我说啊,朝廷这考试,也太费人了。”
“这话可不能浑说。”沈老爷子心里想的同样是长子的身体,但骤然听到老妻这番话,还是赶忙拦了起来:“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岂是我们这些小百姓们能乱说的。”
老太太对他这番话却有自己的理解,意思就是心里想想可以,不说出来就行?
老爷子不知道老妻心里在想什么,要是知道,估计又要无奈了。
又不知道是第几次站起了身,在房间里绕起了圈子,绕的老太太眼睛发晕,不由得出声抱怨道:“行了别转了,要是想转不如去地里转,在这儿转的我头晕。”
现在正是中午,太阳毒的很,老爷子又不傻,当然不去地里。
他又重新坐回炕边,憋了一会儿才开口道:“照理来说也该考完了吧,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呢?”
老太太撩起眼看了看自家老头儿,“咱们老大做事儿稳妥着呢,老三又细心,你就别瞎操心了,我看啊,最迟今天晚上就回来了。”
“你说的也是。”听了这句话,老爷子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着,长子确实是家里最让他放心的孩子,尤其是这两年,行事说话更加稳妥了,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让老三陪着他去乡试,说不得就要自己跟着过去了。
要是让沈伯文知道差点儿就是老爷子陪着自己去乡试了,估计要压力倍增。
老太太虽然嘴上这般说这,但针线做到一半,还是放下活儿去了外头,找到大儿媳妇儿,叮嘱了一大堆话,比如把房子收拾好,床收拾舒服点儿,晚上做顿好的,让大儿子回家以后好好歇息一番。
周如玉也一一应了。
……
另一头,沈伯文告别了两个要留在府城等出榜的昔日同窗,便同沈叔常一块儿上了马车,在府城的店铺里给家人都买了些东西,随即往回家的方向行去。
他问起张荃与戴连元的打算的时候,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地道,要留在府城等放榜,便先不回乡了,沈伯文表示理解,便同他们告辞了。
出了城门,沈叔常驾着车上了路,开始跟大哥闲聊。
哪怕自己没读过书,只是大哥教自己认了几个常用的字,也没考过科举,沈叔常也知道,不能在刚考完的时候问考得怎么样,一边赶着车,他只道:“出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