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群幼稚愚蠢的小P孩,弘农杨氏的未来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唯有更纯真地微笑和装傻。
胡轻侯的诡计与弘农杨氏无关,弘农杨氏不知道毫无损失,知道了反而要倒大霉。
……
第三日,刘洪下了圣旨,命令小黄门蹇硕带领五千羽林军北上冀州取《太平经》中卷。
一群大臣愤然,一个官员启奏道:“陛下为了一本谣传的书籍而劳师动众,何也?”
另一个官员出列,道:“陛下可知道五千人需要耗费多少钱粮?区区一本书籍,何须五千人?遣十余人足矣。”
又是一个官员厉声道:“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太平经》纯属谣言,陛下岂能当真?这是要以鬼神治国吗?”
一个官员须发皆张,喝道:“陛下!此刻卢北中郎将,朱右中郎将,皇甫羽林中郎将被贼人所困,朝廷派遣大军救援尚且不及,岂有调用五千精锐去取一部经书的道理?”
一个官员大声嚎哭:“铜马朝江山大乱,陛下不知道为国为民,一心巫蛊,这是要坏我铜马朝天下吗?”
刘洪拂袖而去:“退朝!”
一群官员愤怒呵斥,大声嚎哭,待刘洪出了大殿,众人立马整理衣衫,抹掉眼泪和唾沫,恍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呵斥皇帝的荒谬行为是公事,但论私,谁不知道刘洪定然派遣大军去冀州取《太平经》。
一个前一刻还在呵斥刘洪不该派遣五千羽林军的官员不屑地道:“陛下只派遣了五千人?若是老夫至少派遣一万人。”
一个为皇帝看重巫蛊而不重视大将安危的官员道:“陛下优柔寡断,此刻才下了决心,若是换做了我,昨日就派羽林军去冀州了。”
长生啊!什么流民作乱,什么黄巾贼围困官兵,与长生相比算根毛?
朝廷官员一万分理解刘洪的举动。
袁隗冷笑:“没想到便宜了十常侍。”
一群官员点头,刘洪愣是拖延了三日才派遣小黄门蹇硕带羽林军出兵,当然是因为对派谁去冀州取《太平经》犹豫不决。
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去海外寻仙求长生之道,结果徐福一去不归,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得了仙缘后把皇帝跑在脑后了。
前车之鉴在此,刘洪岂能随便信任他人?
只是没想到那“回阳”传说之下明显已经被刘洪怀疑的宦官竟然再次得到重用。
这是表示宦官又成为刘洪的唯一信任的群体了吗?十常侍果然不是轻易可以扳倒的啊。
一个官员长叹:“我还以为陛下会派遣刘焉或者刘虞的。”这两个人是皇室宗亲,比其余大臣可靠多了。
一群官员无奈摇头,《太平经》落在刘焉和刘虞手中,他们或许还能有就会一睹真容,落到了蹇硕手中只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
何井送走了袁述,临别前握着袁述的手道:“袁阀主所托之事,何井不敢有违。”
袁述听着“袁阀主”,努力板着脸,温和地道:“大将军何以如此自谦?汝南袁氏对大将军敬仰已久。”
一转身,袁述笑得嘴角都要裂开了,何井这是表示投靠他了?果然一个人手中就是要有名将啊,有了皇甫高之后何井都投靠他了。
何井待袁述的车驾再也看不到,这才回了大将军府邸。
荀忧快走几步,略微落后何井半个身位,低声道:“大将军何以答应袁述?此刻再分出三千羽林军,京城只怕不稳。”
袁述此来是向何井建议派遣大鸿胪曹高的儿子曹躁领三千羽林军救援皇甫高。
荀忧对救援皇甫高毫无意见,皇甫高去陈留只是为了避开胡轻侯,绝无违抗圣旨之心,这救援自然是应该的。
只是南军作为卫戍京城的禁军,也就几万人而已,又是守住进入洛阳的数个要地,又是调兵遣将救援朱隽和卢植,今日又抽调了五千人跟随蹇硕去冀州取《太平经》,还能剩下多少人?
若是再派遣三千人跟随曹躁去救皇甫高,京城真是空虚到了极点,只怕京城方圆五十里之内唯有皇宫内的数千羽林军了。
何井微笑道:“公达言之有理,只是皇甫中郎将国之重臣也,不可不救。”
“若是皇甫中郎将为国平寇却被朝廷舍弃,这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啊,天下还有谁人心怀忠义,还有谁为国尽忠?”
“何某每念及此,泪水湿透衣襟。”
何井脚步不停,看着荀忧,柔声道:“何某无有战功,不懂兵法,愧为大将军,但为国挽救忠臣,为陛下拯救天下,却还是会做的。”
荀忧急忙道:“大将军真乃国士也!”
他心中对何井的愚蠢唯有佩服,蠢到你这个程度真是奇迹啊,你丫为了讨好门阀士人,一点点轻重缓急都不懂吗?
何井愉快地走向书房,脚步轻飘飘的。
只要这次救了汝南袁氏下一任阀主袁述的手下皇甫高,汝南袁氏与他的关系自然是直线上升了。
何况这一次袁述推荐的援军将领是曹躁,曹躁的祖父可是中常侍曹腾啊,也算是宦官一系。若是曹躁立了大功,他多少算是与十常侍保持良好关系了吧?
何井微笑着,只觉今日真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