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红楼拾遗> 第11章 两府议定出征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两府议定出征事(1 / 3)

时间进入十月,沈宜果真依策行事,广征徭役八十万,几乎十丁抽一。

由于雨势奇大,工期又紧,各府河道官员只得不断催逼。

于是昼夜赶工不停,致使大量役工死的死,伤的伤,有想逃的,皆被官军无情处决。

而在开封府堤坝上督工官员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水势危急时,竟命令官军将役工推至决口处填堵。

于是,变乱生于肘腋之间,五六万役工群起发难,蜂拥而上,打死督工官员,杀退官军。

众人齐推举张远为首领,不管堤坝,转而进攻开封府。

开封府乃是大城,驻守的开封卫有三个千户所,共三千余人。

只是乱民众多,而官军久不习战阵,将士无胆,虽装备精良却也抵挡不住。

不过两日,开封府便被攻破,兵器甲胄及囤粮被劫掠一空。

之后张远在开封府秀才郭涛建议下自立为周王,建制排班,竖起义旗。

消息传至河南其他府,各府役工也有样学样,纷纷作乱,攻打府县。

张远又在郭涛建议下从开封府出兵支援其他府。至十月二十一日,便占领了除河南府以外的河南全境,二十二日下午便围了河南府。

此时河南巡抚沈宜虽后悔不迭,却仍再作困兽之斗,集合两万边军及巡抚衙门官兵据城固守待援。

河南府城高沟深,在十几万叛军昼夜不停的攻击之下,仍然屹立不倒。

而沈宜一方面指挥坚守城池,另一方面又写了加急奏折入京救援。

消息在围城四天以后,便传到了京城,连太上皇都惊动了。

嘉应帝也立刻便召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参与朝会,商讨对策。

朝堂上,嘉应帝拿着沈宜的奏折大怒道:“这就是替朕牧守一方的好巡抚,河南全境官员竟沆瀣一气,上下隐瞒,私吞救援款项。″

“官逼民反,使河南大部陷于贼寇之手,而朝廷上下在此之前竟一丝消息也不知,真乃奇耻大辱。″

内阁首辅严玉成忙请罪道:“沈宜由臣举荐,如今酿成滔天大祸。臣身为内阁首辅,察人不明,责无旁贷,请陛下责罚。″

内阁其他人也道:“臣等身为内阁辅臣,未能尽责,请陛下责罚。"

嘉应帝深知此为严玉成以退为进之策,却也不好发作,只罚了内阁诸人两年俸禄便罢。

严玉成借坡下驴道:“多谢陛下开恩,免于重罚,只是如今之计,须以收复河南为要。臣已有三条愚策,请陛下和各位同僚议定。″

嘉应帝便道:“阁老但讲无妨。"

严玉成便道:“第一,贼寇徭工出身,占领河南全境后必加紧索略,而不知筑坝防洪,黄河决堤已在目下,朝廷要早做防备。″

“第二,须趁贼寇立足未稳之时,急发兵攻之,速战速决,若拖延下来,对朝廷不利。″

“第三,广谕河南临近省府,既要防止贼寇外窜,又要安抚治下民心,勿使其从贼,以张贼势。″

嘉应帝听后,虽不喜严玉成把持朝政,却也不得不承认其处理政事经验老道,思虑周全。

见众臣无异议后,便严令各部按严玉成之建议施行,不得贪功诿过,阳奉阴违。

随后又把目光投向莱国公安重威,问道:“不知从何处调兵,出兵几何为宜?"

安重威道:“逆贼张远虽声势浩大,却不过乌合之众,以臣看可由京营出兵三万,西山营出兵两万即可。″

“至于领军统帅,臣建议以高阳侯罗丰为主,一等伯牛继宗为辅,此二人精于战阵,必能平贼。″

嘉应帝并未立刻同意,把目光示意程辅,见其点头后,方才同意二人领军出征,又依例授了罗丰总兵,牛继宗副总兵之职。

方要散朝时,程辅出列道:“河南各府陷落如此之快,皆因军纪不整,军士久疏战阵所致。″

“此次出征,既为收复失地,也是练兵之机,不若让各勋贵府邸皆出一人,从军出征。″

“即便不能立功,也能增长经验,以免将来无人可用。″

嘉庆帝听了便知其意,又问众臣,见众人皆无异议时,便下了旨意。

待散朝之后,贾珍便邀开国一脉齐至宁国府议定出征事宜。

稍时,众人齐聚宁安堂,计有: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

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

缮国公府石光珠及牛继宗以及荣府一等将军贾赦和贾政等八公后人。

这里属牛继宗爵位最高,官职最大,此番又作为副帅出征。

于是率先开口道:“此番安重威举荐罗丰和我领兵,估计是太上皇的意思。"

“各府出一人随同出征,应当是陛下的意思,不知各位有何见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柳芳道:“军权素来由承平一脉把持,可近年来,太上皇又陆续将我们调入京营及西山营。″

“分明是怕承平一脉尾大不掉,所以才利用我们来牵制平衡。″

“至于最后陛下的旨意,也无非是利用我们从太上皇手中夺取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