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很小,远远看去就是一个小黑点。因为肉眼能看到,所以飞行速度不会超过每秒两百米。只不过,受到飞行方向的影响,没法通过目视来判断飞行速度。关键是,飞行轨迹一直在发生变化,而且反射的阳光非常刺眼。很明显,那个物体有卵型或者是半球型,外表面有弧度的头部,还是由内表面镀金属膜的玻璃制成,才能朝不同方向反射阳光,被地面的人员观察到。
那是一枚导弹!
按照飞行速度,以及飞行轨迹来判断,很可能是一枚重型反坦克导弹。
“隐蔽!”
情急之下,巴特利特根本就顾不了那么多,在大声喊出来的同时就已缩回掩体,还双手抱头蜷缩成了一团。
射来的不止是一枚导弹,而是很多枚。
此外,巴特利特已经想到了,那肯定是最新式的光纤制导重型反坦克导弹。
关键就是,在发现那些导弹之前,由战车搭载的无线电探测装置没有发现异常,也没有发出警报。
前面已经提到,“黑眼罩”军团的防空车没跟随前两批队伍上岸,留在了预置舰上。只不过,巴特利特也没有指望依靠防空车来对付敌人的小型无人机。实战早已经证明,传统的防空武器根本就无法有效对付小型无人机。至于说专门用来对付无人机的新式武器,比如说车载激光武器系统,又不是“黑眼罩”军团能玩得起的。即便是稍微差一点的,比如大功率微波武器,都很难搞到。那些容易搞到的,比如用来对付民用无人机的电磁枪,对军用级别的小型无人机根本没用。更重要的是,跟摧毁小型无人机比,及时发现小型无人机其实更加重要。
为此,在几辆指挥车上都有高灵敏度的无线电探测装置。
其实,这也是标准配备。
依靠这套设备,指挥车能发现出现在附近的不明信号源。在理想的情况下,探测距离能达到数十公里。简单说,在目视范围内出现的无线电信号都会被截获,如果不是己方通信设备发出的信号,探测装置会立即发出警报,并且把不明信号源的方位显示出来,让指挥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判断。
这套设备,特别适合用来对付无人机。
道理也很简单,就算军用无人机在巡逻的时候会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是接受后方发来的指令,并且依靠导航卫星与惯性系统来确定自身的方位,极端情况下还会沿着预先设定好的航线飞行。为了避免暴露自身的行踪,很多军用无人机主要使用被动探测设备,比如说可见光照相机与红外成像仪。如果是执行电子侦查任务,还会携带无线电探测设备。问题是,在发现目标之后,肯定需要向后方汇报。哪怕使用自身携带的武器发起打击,也要把侦查到的信息发送回去,由后方的操控人员做决断。事实上,就算是配备了AI控制系统的,最先进的无人机,也需要后方提供开火授权。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整个火力控制回路能做到完全自主
的无人机。
只要无人机发出无线电信号,就肯定会被发现。
哪怕很难通过被动探测来锁定无人机,并且引导己方的防空武器开火,不过能够及时发现无人机,能够为己方部队争取到分散隐蔽的时间,至少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敌方的火力打击。
可问题是,在那些导弹射来之前,并没有发现不明无线电信号源。
显然,这附近肯定没有敌人的无人机。
只是,在此前来了一台全地形车,或许在被摧毁之前已经掌握了“黑眼罩”军团在“咆哮角”附近的部署情况。更何况,“黑眼罩”军团还有很多作战部队没有上岸,还在海滩上遭到炮击,因此在集结起足够的兵力之前肯定得死守“咆哮角”,也就会在“咆哮角”北面构筑防御阵地。
在战术层面上,不是说必须得安排无人机执行前进侦查任务。
其实,在全地形车被摧毁后,“共同使命”军团肯定会调整战术,首先就是把容易遭到打击的无人机撤走。
关键,其实是那些导弹。
在没有无人机提供引导的情况下,使用导弹打击视觉范围之外的目标,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寻找与辨别目标。即便是所谓“发射后不管”的主动寻的导弹,也需要在发射之前由射手锁定目标。就拿“标枪”反坦克导弹来说,不管是打击坦克,还是打击直升机,甚至固定的堡垒,都需要射手提前锁定目标,然后导弹才能在火控系统的控制下,一直朝者锁定的目标飞行。就算有一些导弹具备发射后锁定目标的功能,也没有实战价值,很少有射手会在没有发现目标的情况下就把昂贵的导弹射出去。更何况,就算是这么做了,导弹的命中率也不会高到哪去。
这里的关键其实是如何发现视觉范围外的目标。
不管是侦察兵,还是无人机,肯定需要把侦查到的情况发送给后方的射手,也就需要使用无线电设备。更何况,哪怕让导弹采用发射后锁定的方式发起攻击,后方的射手也需要向导弹发送指令。
如果不使用无线电设备,又要掌握前线的情况,控制发射的导弹,就只有一个办法,采用有线制导的导弹。因为铜导线发送信号的速度不够快,没办法做到双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