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朱棣回援(1 / 2)

朱高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朱元璋的卫所制度。要说这是个好制度,无论任何封建王朝,都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豢养大规模的职业军队。

耕战合一才是养兵的最好办法,但无一例外,无论任何朝代,刚开始几个皇帝还能做到耕战合一,到后期的皇帝时无一例外都会转为募兵。

原因就是土地兼并。无论什么样的土地制度,都免不了兼并。

其本质的原因,乃是因为土地作为唯一的生产资料,天然就有集中的趋势。哪怕到科技发达的现代,也无法避免。

只不过科技发展让生产资料的种类变多,土地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明朝中后期的卫所糜烂成什么模样朱高炽自然知道,所以他想要避免这种崩坏。卫所他想改造成单纯的屯田单位,模仿建设兵团。

但这个时候他肯定不敢动。别人不知道靖难之役要持续多久,可他清楚,三年就是个期限,这三年之内他要想尽办法搞来粮食,支撑大规模作战。

朱高炽道:“我听说如今军屯中已经有土地兼并的事儿,很多将领把军士视作私人财产,肆意驱使。”

姚广孝叹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想,”朱高炽犹豫片刻,这才继续道:“把卫所士官由世袭改为朝廷任命,姚师你看怎么样?”

“不行!”姚广孝想都没想直接拒绝,“将领世袭跟军户紧密联系一起,如果改了将领世袭,军户也得跟着改。”

朱高炽摸着下巴,暗想:“说的也是。军户不能转为民户,而且军户还有很多限制,所以才有将领世袭,要改世袭制,就得把军户跟民户的流转打开。动作有点大。”

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想法,于是转而又说:“姚师说的有理。既然这样那就先不动,但我觉得现在我们得建立个军官学校。”

姚广孝不动声色,“世子如何想,不妨说说。”

朱高炽说:“新型火药发明后,火炮就不能按照以前的方式用,现在我们急需一批军事素质过硬、能够使用火炮的队伍。我准备大肆铸造火炮。”

姚广孝心中盘算片刻,觉得朱高炽这种做法并没什么不妥之处,于是点头同意,“不过这件事得跟燕王说声。”

朱高炽点头。

他已经决定,军校的旁边就建立个火炮学校,把筑炮技术也推广开,同时还要把工匠的技术经验总结,形成文字。

这其实才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三日后,有一队联络燕王的军士返回,燕王发回几封信,其中一封给朱高炽,一封给王妃,另外一封给姚广孝。

燕王手里有不到三万的军队,宁王那边除了卫队之外再也没士兵。

信是一天前发出,按照行程,顶多再有三日就能抵达正坝村。

朱高炽对众将说明了手里掌握的信息,扬了扬信道:“诸位,父王已经回来,最多再有三天就能抵达正坝村。”

“那里正是李景隆囤积大军的地方,大战一触即发,我们也要尽快准备。”

众将发觉世子是铁了心的要打了,于是只好打起精神。

朱高炽命孟善组织三千人马,全员具甲,每人一把刀,分配五百炸药包,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枕戈待旦。

三日后,朱棣与李景隆展开大战。朱高炽急忙命孟善出战,双方在正坝村展开大战,李景隆腹背受敌,又因天气不好,李景隆惨败,五十万大军死伤无数,往南而逃。

朱高炽闻讯大喜,急忙率军出城,一是为迎朱棣,二是为点算战利品。走不多久抵达正坝村,朱能、丘福前来迎接。

朱能今年四十来岁,手极大,比普通人差不多大一半。丘福不过三十多岁,总是歪着嘴笑。

两人见到朱高炽,齐齐下马拱手,“世子,多日不见,倒是瘦了些。”

朱高炽哈哈大笑,“两位将军这一路辛苦,若不是有你们护佑,这兵也不可能借得这么爽利。父王呢?”

朱能笑道:“燕王正处理军务,快随我等进去。”

军营中人人欢声笑语,朱高炽一路走过去,暗暗点头,大宁卫的兵马果然要比北平更好,人人个头高大,马也极高大,不过毛长,能耐寒。

朱棣治军很严,人人虽然高兴,却不显得凌乱,帐篷按照规制,皆整整齐齐。朱高炽暗道:“朱棣怪不得能当上皇帝,就算当不上也会是个好将军。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很厉害。”

朱棣办公地点则在村中祠堂,极为简陋。朱高炽进去,瞧见朱棣正在埋头处理军务。

初见朱棣,朱高炽非常好奇,这跟想象中的有些区别。朱高炽对朱棣的记忆,继承自原主人,但记忆里的跟现实见到却不大相同。

朱棣身宽体胖,极为魁梧,略有白发,虽然坐着却也是渊峙山立,气质极为凝重。朱高炽上前,按照大礼规格参拜,口称:“孩儿见过父王。”

“起。”

朱棣抬起头,朱高炽跟着起身偷偷瞄了眼朱棣,发现他有点像某宝国那个明星,长着一张浩然正气的脸。

“你做的不错,守住北平城,算你一大功!”

朱高炽道:“多亏母妃和姚师,若不是他们,孩儿也做不到这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