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夏风云录> 第33章 朱仙镇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朱仙镇之战(1 / 3)

李自成拿下洛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大夏朝廷缺钱粮,起义军也缺钱粮,而福王这些年存下的钱粮和田地实在是惊人。李自成相当于捡了一个超级大血包,一下子多出八条命来。

李自成没收福王府所有钱粮后,立即在洛阳及周边发布告,大赈饥民,并广泛募兵。

当时,暴富的李自成招募精兵的标准是月饷五两白银,这和清兵的收入大致相当,而远高于大夏官兵标准。

“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应,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募人为兵,月给银五两。饥民趋如鹜。”

打仗就是打后勤,而福王朱常洵义薄云天,帮助李自成保障了大军的后勤。

在拿下洛阳的第二天,李自成在福王府大办酒席,犒赏三军。主菜就是鹿肉。

因为朱常洵爱鹿,所以福王府外养了很多鹿。起义军把鹿全宰了,供全城军民食用。

李自成觉得应该成全朱常洵爱鹿之心,就把朱常洵这巨胖洗干净了,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和爱鹿们在一起。

每一桌酒席都分得朱常洵的一块肉,和鹿肉一起做火锅,称之为福禄(鹿)宴。宴上,人人爱福王,争抢朱常洵之肉。

在李自成攻下洛阳后不久,张献忠和罗汝才也攻下襄阳。襄阳城里也有明襄王和贵阳王两位大夏亲王。

这两位虽然没福王有钱,但其家底也够张献忠和罗汝才迅速扩展了。

在杀了两个亲王后,张献忠、罗汝才的做法和李自成大同小异。“发银五十万以赈饥民。” 可以说,福王、明襄王、贵阳王等人为起义军的迅速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就在夺下襄阳后不久,罗汝才因与张献忠不和,便率部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攻下洛阳,标志着起义军开始进入反攻阶段。

听到李自成、张献忠双双得手,杨嗣昌心中完全绝望,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

不久后,杨嗣昌因忧惧朱由检事后严办,服毒自杀。

朱由检听到洛阳、襄阳先后失守后大哭,又杀了三十多名官员以解气,并下令傅宗龙、杨文岳进攻李自成,结果失败,傅宗龙被杀。

打退官兵反攻后,李自成、罗汝才又把目光盯上了开封,因为这里也有一个很富的亲王——周王朱恭枵。估计当时吃亲王已经吃上瘾了。

战前,李自成、罗汝才两人约定,取开封后,四六瓜分周王之财,李六罗四。

在开打之前,李自成、罗汝才两人十分乐观。因为开封守军并不多,而此时两人的兵力可比取洛阳之前多太多了。

而且这时候,皇太极又来帮忙了,他把锦州团团围住,城内供养已断。

就在李自成攻克洛阳的二个月后,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朱由检紧报,锦州外城已失,内城里粮米所剩不多,再不救援,宁锦防线就要破了。

是御外敌还是清内乱,这个问题让朱由检头疼不已,决定还是坚持两线作战。

最后,朱由检决心和皇太极梭哈一把,让洪承畴统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率十三万大军会合宁远,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率军赶赴时,包围锦州的主帅是多尔衮。

本来洪承畴的策略是以宁远、松山、杏山为据点,稳扎稳打。但大夏帝国的现状不允许,因为钱粮不足,且李自成、张献忠正在国内攻城拔寨。

所以,朱由检要求洪承畴“刻期进兵”,速战速决。君命难违,洪承畴只好全军出击,在乳峰山和多尔衮干了一仗。

这一仗把多尔衮揍得鼻青脸肿,并解了锦州之围。此战,洪承畴将吴三桂列为首功。

得知前线失利的皇太极,急忙又摇了几万人也赶了过来,和多尔衮合兵,共计十几万兵。双方集结兵力在松山一带对峙。

在这之前,多尔衮已经在松山、锦山一带挖了很多战壕。皇太极下令,在原有战壕的基础上继续开挖。

三条很长的战壕隔断了锦州、松山、杏山之间的主要通道。在这期间,洪承畴组织了一次进攻,但不能突破皇太极的防线。

随即,皇太极令阿济格绕道,背袭杏山,夺取了大夏部队屯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并阻断了后路。听到粮食被夺的消息后,大夏将士士气低落。

洪承畴无奈,召集八总兵开会,定下第二天早上一起突围。可是大同总兵王朴害怕,还没等到第二天约定时间,当天晚上就率本部人马先行突围。

王朴先跑路,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总兵纷纷效仿,各自跑路,毫无章法,乱成一团。

结果,只有王朴、唐通、白广恩、马科、吴三桂五总兵突围成功。其他人不能穿越火线。在突围战中,大夏部队被歼灭了五万多人。

已经走不掉的洪承畴无奈,只好收拾残部退守松山。而逃出的五路,只有吴三桂的兵力还能成建制,其他总兵皆损失惨重。

事后,朱由检为了解救洪承畴,令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但都不敢出兵。

只有吴三桂组织了一波反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